如此擴張為哪般
對于本輪兇猛擴張連稱始料未及的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文靜分析,可能是如下幾個因素催生了這一輪擴張:(1)經濟危機后晶體硅太陽電池價格大減60%,組件價格降到14~15元/Wp,使得太陽能光伏發電與歐洲常規能源發電售價接近,這是本質性的原因。(2)2009年經濟危機時一些國家的光伏電站建設速度有所停滯,這次是報復性反彈。(3)多個歐洲國家將在一兩年內大幅消減上網電價補貼,這段時間是一些國家的民眾在搶高電價補貼。(4)由于市場的快速擴張,目前全球太陽電池產能不足。(5)以前硅材料短缺的結構性矛盾由于中國已經掌握了高品質、無污染的西門子法制備技術而徹底改變,投資人對于硅材料再度短缺的深層次擔憂從根本上獲得緩解。(6)尚德、英利等大型太陽電池公司研發的新型高效太陽電池項目進展不太順利,投產時間拖后,使得前一段時間人們擔心新型高效太陽電池技術替換現有常規太陽電池生產技術的技術升級將推遲發生,因此各企業大量擴產傳統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線的沖動大增。
據王文靜預測,2010年全球產出將達20~24GW,中國將占8GW,這就要求中國的可利用產能達到10GW;而2011年全球產出將達到30~36GW,需要中國產出15~18GW。王文靜表示,在2010年底中國將要建成的16GW產能只是剛剛達到2011年全球市場對中國產出的要求,因此在2011年中國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擴張速度還將持續下去。他認為,目前中國的大規模產能擴張是有其市場基礎的。
上海超日總工程師張劍也認為,信心的來源建基于大家對光伏產業在將來的高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的預期,因為光伏發電是新能中最有前景、最容易實現、應用范圍最廣、綜合成本相對較低的分支。在他看來,未來全球光伏的生產、應用大國必然也只能是中國大陸,西方發達國家根本無力承擔這個產業的高成本、高能耗及高污染,而其他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則可能在技術方面難以形成競爭力。
市場前景果真如此美好嗎?
7月22日,英國敏思管理咨詢有限公司(IMS Research)發布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報告指出,今年第4季度以后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前景并不樂觀,并預測2011年第1季度的出貨量環比可能將下降近10%,光伏組件價格將下降8%。
IMS Research指出,2011年第1季度的情況將與今年第1季度大不相同。今年第1季度,由于對刺激計劃額外削減的預期,歐洲需求量出現了非同尋常的增長,同時也促進了產量在全球范圍的擴張。該公司分析師山姆•威爾金森(Sam Wilkinson)認為,“市場將回歸到典型的季節性安裝模式上。預計2011年第1季度完成的安裝量將比今年第4季度下降近40%。2010年12月31日起,需求量將下降,再加上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擴張,肯定會對市場帶來一些問題。估計從今年第4季度起,光伏組件的出貨量將大幅下降,而光伏組件價格會在2011年上半年再次下降。”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為10.7GW,中國產能占比約42%,全球總裝機為7.3GW。按照國內產能目前的擴張規模,即或提升中國占比全球產能翻一番達到80%,2010年全球產能也將超過20GW,就算不考慮新增需求來源,簡單同比提升2010年全球實際裝機量達到15GW,也將有5GW的產量將成為庫存。而按照保利協鑫執行總裁江游的預計,2010年全球裝機大約在12GW上下,也就是說保守估計也將有近40%的產能閑置或成為庫存。
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歐洲市場表現依然堅挺,美國市場將出現井噴并有望接過德國的大旗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美國參議院能源委員會于7月21日投票通過了美國千萬太陽能屋頂計劃,計劃從2012年開始投資2.5億美元,從2013年-2021年每年投資5億美元用于太陽能屋頂計劃。該項立法的補助資金可以補貼40GW的新安裝容量,加上地面光伏電站、各州聯邦府補貼,美國光伏市場總量將超過100GW,將取代德國成為未來太陽能發電市場的發動機,成為全球最重要、增長最快的市場。但該計劃對市場格局影響如何,目前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