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太陽能(Photovoltaic, PV)發電系統結合儲能設備,可解決太陽能電力并入主電網時產生的電壓不穩問題并提高整體發電量,同時有助落實時間電價與季節電價等節能措施,因而逐漸受到各國政府與公共事業機構青睞。 隨著全球能源日漸短缺,加上環保意識興起,各國正
據了解,用于PV的儲能系統目前營運模式可分為購買、租賃與異業結合(如建案、電動車)三種模式。購買是由系統商提供解決方案,并強調量身訂做,但初期成本較高,且投資回收時間約為10?15年。而異業結合是藉由搭配高售價的固定資產如房屋、電動車等販售,除了可提升附加價值之外,若能得到特定政策補助,整體而言較為有利。
不過,上述兩種方案僅適用于資金充裕的族群,除非透過高額的政策補助否則普及量相當有限。對此,楊翔如認為,租賃模式適用于多數想節省電費但又不愿意負擔大筆初期安裝投資的消費者,因此可能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圖3);而系統商方面雖然資金水位需求較高,但可藉由攜手金融業者承擔融資功能的方式,以低頭款或零頭款來刺激安裝意愿。
圖3 儲能設備租貸前后之電費支出比較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10/2014)
舉例來說,日本OneEnergy所推出的10年期蓄電池租賃方案,每月僅須支付租金約3,000?5,000日圓,于10年期滿后約可省下50%的電池購買成本。另外德國DZ-4同樣推出10年期租賃方案,其方案每年預估可為用戶省下1,930歐元,同時期滿后用戶投報率估計達到128.6%。
作者: 來源:臺灣新電子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