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晚間,恒大地產(3333.HK)與國藏集團(0559.HK)發布聯合公告稱,由于各方未能就若干商業條款達成共識,恒大、國藏和美國太陽能開發商SPI在今年10月7日簽訂的備忘錄下認購事項將不會進行。 短短兩個月后,這項曾經在光伏界轟動一時的特大借殼合資計劃最
取消借殼計劃 據了解,恒大在宣布擬入主國藏之前就已宣布在張家口投資約900億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為:在三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
面對巨大的資金需求,借殼國藏并將其打造成新的融資平臺被視為是恒大發展新能源邁出的第一步。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恒大集團內部并沒有成立專門的公司負責新能源業務,僅靠一支數十人組成的團隊到處物色合適的項目。
此前,恒大管理層曾明確表示,可以將國藏作為平臺發展新能源,“并在適當時候透過資本市場進行集資”。因此,對于借殼國藏,恒大更多是看重其作為新融資平臺的作用。
而對于SPI來說,對于資金的渴求同樣巨大。在辭任賽維LDK董事長后,彭小峰全身投入到新公司美國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去,也就是Solar Power Inc(SPI),試圖通過SPI另起爐灶再創光伏神話。
據記者之前了解,彭小峰的先期思路是找合作伙伴做EPC或者共同開發項目,讓他們為項目墊資,然后將資產裝到SPI來做高業績,而SPI未來也會從目前的EPC方轉變為一個運營公司。
為此,今年以來彭小峰先后給SPI引進一筆2175萬美元及2500萬美元的私募融資,加上恒大所購買的3.95%SPI股份,保守估計到手資金已超過5000萬美元。一位光伏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彭小峰目前已經拿到相當部分融資,但對于SPI在國內外的龐大拓展計劃來說還只是杯水車薪,因此聯手恒大將國藏打造成新的融資平臺實屬必要。
該人士還認為,隨著借殼國藏計劃的告吹,不可避免地拖慢兩者發展新能源的步伐。但上述SPI內部人士對記者確認,未來SPI和恒大的合作“應該會繼續,只是模式會有所變化”。
作者:葉碧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