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行業正從低谷中復蘇。記者近日調研多家江浙光伏企業發現,原本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的光伏企業,今年在國內市場已經取得不俗成績,不少組件生產商再度擴張,部分光伏企業產能甚至明年將翻一倍,同時行業還掀起向下游光伏電站的“投資熱”。
Giorgio認為,與去年相比,今年組件成本已經從每瓦0.7美元跌至0.57美元左右,減少0.13美元。擴產后成本會更低,規模化生產將更有優勢。
據其預計,今年康維明出貨量將達到3000萬平方米,意味著康維明可為5GW組件提供背板。康維明是目前世界前三大背板生產制造商之一,在歐洲擁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臺灣也有80%以上的份額,雖然在中國沒有特別高的市場份額占有率,但中國的基數很大,是康維明未來重要的目標市場和營收及利潤的增長點。
蘇州維瑪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偉杰也表示,2013年底光伏市場的確在復蘇,國內光伏市場開始啟動,特別是西部光伏電站的建設,領頭羊是中電投的五大電力公司,帶動國內組件廠出貨。
當然,光伏業還未完全從低谷的陰影中走出來。廖偉杰認為,這兩年看到很多合并、破產和重組,做不好的企業正逐漸退出市場,大概用1-2年的時間,光伏產業會更健康一些。
海寧:力拓國內光伏市場 去年,中國已成為光伏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12月中旬,在晶科能源上海辦公室,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晶科能源今年出貨量在2.9GW到3GW左右。去年晶科在硅組件制造商中全球排名第四。錢晶認為,今年中國將無疑又是全球最大光伏裝機容量的國家,將達到10GW-11GW左右,略低于去年的12GW,這主要是因為分布式的目標沒有達到預期。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一開始主要是做硅片,2009年開始做電池片,2010年做太陽能組件,2011年末開始往下游的電站開發發展,到2014年底,晶科能源的產能達到2.8GW左右。目前,除浙江海寧、江西上饒兩基地外,公司在葡萄牙、南非還有兩個工廠。
國內裝機的迅速啟動,有助于晶科能源逐漸擺脫對海外市場的依賴。記者了解到,就晶科能源自身而言,如今國內市場占比基本上在50%左右,去年在30%至40%,再往前基本在10%甚至10%都不到。目前晶科能源主要是大力拓展國內市場,把重心移回國內。
晶科能源在海外市場也有比較好的表現。據晶科能源人士介紹,今年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團隊重新進行了規劃與戰略部署,表現比較出色;新興市場中,包括南美、智利等的表現都很好;國內市場前半年需求量增長比較慢,但后半年非常迅猛。
實際上不只是晶科能源,整個市場格局亦相應發生了很大變化。錢晶表示,日本去年光伏裝機容量在9GW左右,美國7GW左右,但日本今年的增長非常大,在可預見的五年時間內,中國的領先位置應該是不會變的,美國與日本交替,但從長遠來看,美國應該是緊隨中國之后,這三大國家的總量可達到全球60%左右。新興市場興起速度也很快,尤其是南美市場。據了解,南美地區光照資源非常豐富。而墨西哥、智利等國零售電價非常高,光伏發電基本可做到平價上網。因此,南美市場的容量十分可觀。
錢晶進一步指出,歐洲市場方面,英國市場今年是2.9GW的裝機量,與德國差不多,甚至還會更高。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市場加起來也有一定的量,但會萎縮得非常快。印度市場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主要在于其電力設施不夠好,電網吸納能力不強。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對荒漠化土地、灘涂、廢棄礦區等未利用土地資源的生態治理,推進創新光伏電站建設。為此,晶科能源加快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和高效高可靠性光伏組件的技術研發。錢晶表示,從全球來看,可用的偏僻地區的地面電站基本都建完了,加上分布式非常適用于即發即用——這是最好的應用方式,未來很多公司都會往分布式光伏電站方向發展,會追求更高效的組件和更高效的系統。
這也是晶科能源自稱毛利率居行業首位的原因。錢晶表示,要實現產品的低成本,質量又要保證,技術肯定是核心。晶科在考量研發的成效時,不單獨考慮硅片效率或組件效率又或者純技術,而是綜合考量,要求達到全世界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光伏電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面電站,其一般在戈壁、沙漠等比較偏僻的地方,一種是在城市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比如工商業或者居民屋頂。一般認為,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屋頂資源有限,而且閑置屋頂適合安裝的也不多,首先是朝向,沒有任何障礙物。真正能裝的面積非常有限,要在有限的面積上達到一定的發電量,就要追求高效組件。
作者:官平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