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還是毗鄰黃河上游梯級“龍頭”電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抑或是青海省會西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都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光伏產業界矚目的焦點。 2011年,以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格爾木20萬千瓦光伏電站為代表的42個項目同時建成,
無論是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還是毗鄰黃河上游梯級“龍頭”電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抑或是青海省會西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都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光伏產業界矚目的焦點。
2011年,以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格爾木20萬千瓦光伏電站為代表的42個項目同時建成,并網裝機首次突破100萬千瓦,發電量約占青海電網總量的4%,遠遠超過當年不到1%的全國水平。
2012年,青海光伏發電增速不減,當年并網及在建規模再超100萬千瓦。據中電聯統計年報顯示,2012年全國并網光伏發電總裝機為328萬千瓦,由此推算,青海并網光伏發電裝機約占全國并網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的60.97%。
2013年,青海率先開工建設了國內國際最大規模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到年底,建成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10萬千瓦,占全國地面大型光伏電站的19%;光伏發電上網電量27.9億千瓦時,占全國大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量的34.3%,占全省發電總量的4.78%。
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32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00%。全國光伏發電累計上網電量約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其中,甘肅、新疆和青海累計光伏電站并網容量最多,分別達到445萬千瓦、367萬千瓦和365萬千瓦。
短短兩三年里,青海光伏發電并網裝機相繼突破100萬千瓦、200萬千瓦、300萬千瓦,不能不說是創造了業界奇跡。與此同時,在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的基礎上,光伏制造產業也初步形成“以硅為主、多元發展、集中布局”的格局,并帶動形成從光伏材料、電池組件到光伏電站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在全國有影響的光伏制造產業基地。
作者:馬新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