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江蘇、天津、河北、福建等地采訪了解到,在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背景下,相關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前景看好,進軍該行業意愿強烈,一些企業已經加大相關投資! ∪欢,多地企業負責人和專家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路條”倒賣、融資難、標桿上網電價等政策落實不到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高紀凡說:“‘以國內市場需求支撐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是國家啟動光伏電站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路條’倒賣亂象之下,國內市場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市場競爭機制難以發力。無論是光伏制造領域還是光伏電站領域,‘小散亂’已成為久治難愈的‘牛皮癬’,危害到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融資難。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融資難是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國家能源局在政策上鼓勵銀行貸款,但現實中,銀行對此并不積極。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江蘇省可再生能源發展辦公室主任許瑞林表示,許多銀行認為光伏行業仍處在困難時期,即便國家出臺鼓勵行業發展政策,但對行業前景仍不抱樂觀態度;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由于此前的大規模扶持帶來了不少不良結果,對引導銀行給予企業信貸支持較為謹慎。
河北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說,一方面是銀行不愿放款,另一方面是光伏企業資金鏈緊繃,創新投入缺乏。
苗連生說,經過長達三年的深度調整,光伏行業賣方市場形成,產品利潤大幅下降,出口市場頻遭歐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打壓,國際主流市場占有率下滑。同時,光伏企業生產設備急需更新換代,企業無力完成,到2016年國內企業約有20吉瓦的生產設備需要更新代期,需資金340億,企業無力承擔,技術領先優勢難保。
●標桿上網電價落實不到位。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光伏專委會委員高佳說,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宏觀政策到位,但也有落實的難處,如標桿上網電價補貼“難支付”。
高佳表示,目前國內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有不少光伏企業向私人推廣、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最終是個人身份參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者“全額上網”,與地方電網形成電交易。
按政策規定,地方電網應以標桿上網電價支付給企業售電費用,但這一過程中,需要提供發票,而個人沒有資格出具正式增值稅發票,必須注冊公司,但個人注冊發電公司又難以具備多方面的條件,形成了連環套,最終影響分布式光伏發電向個人、普通家庭推廣。
●建設難。在東部地區,由于沒有大面積的土地供建設分布式能源,一些太陽能電廠建設在了廢棄廠礦整理出來的鹽堿地上,但即便是這樣的土地也越來越少。王偉說,原本計劃將電廠建在一些大企業的樓頂,但雙方很多細節問題談不攏,這些企業擔心電站安全問題,如漏水、會不會引發火災等。
此外,不少樓頂的業主經常變動,即使簽了協議,后面的業主也會以各種理由不承認以前的約定,這給企業帶來困擾。
地方保護主義亟須糾正 業內認為,當前光伏企業現在正處于緩慢的恢復期,前景看好,它仍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解決目前的困難需要國家政策部門協調。國家應當在光伏電站領域實行準入制,及時糾正各地政府保護地方企業的不合理規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加大光伏產業創新支持力度。
針對“路條倒賣”問題,高紀凡等提出,國家應當在光伏電站領域實行準入制,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共同制定準入標準,并在全國統一實施。
高紀凡說:“中央已明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希望相關部委能及時糾正各地政府保護地方企業的不合理規定,在光伏電站領域營造一個公開、公正的政策體系與市場競爭環境。由此,光伏產業才能以市場法則實現優勝劣汰,實現良性發展。”
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看來,資金實力與行業背景應當成為光伏發電領域設立準入標準的兩大著力點,但這一工作專業性很強,相關政府部門應當與產業協會、龍頭企業進行充分商討,以便形成共識。
對于融資難等問題,高佳等專家提出,借鑒發達國家支持引領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的做法,國家主權基金以股權投資的形式進入骨干企業,明確進入和退出機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光伏市場格局因為貿易壁壘而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應積極推動企業對內“撒開面”和對外“走出去”,也可以將光伏發電成套設備作為國家對內扶貧和對外援建項目,幫助欠發達國家和地區解決基礎電力設施缺乏問題。
此外,不少企業和專家都認為,應當加大光伏產業創新支持力度。通過安排專項創新資金等方式,加大對光伏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這些措施將有利于保持中國光伏行業的全球競爭優勢。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鄭良、楊紹功、付敏、方問禹、王昆、馬姝瑞采寫)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