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華為第二屆智能光伏電站設計院研討會在四川攀枝花成功召開。來自國內外近80多家電力設計院、EPC廠家、電站業主等二百多專業人士齊聚一堂,針對智能光伏電站設計、建設、運維經驗進行分享和交流,共同探求最佳的光伏電站建設方案。通過上午的大會交流與下午的現場參觀,與會領導和專
中利騰暉的周建朋先生將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在新疆哈密實際的建設運維經驗做了精彩分享。他指出:中利騰暉與華為簽訂了700MW的供貨協議,全部采用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之所以這么選擇在于發電系統效率能顯著提高、設計施工方便,無風扇無熔絲運行故障率低等原因。經過實際的電站測試,同等條件下,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比傳統集中式方案發電量平均高4.15% 。
日澤新能源王野先生是業內電站設計、建設和運維方面的專家,他對目前光伏電站在建設、運維中面臨的問題做了詳細分析,比如系統運行效率偏低、設備故障無法及時排除、監控系統數據分析和故障甄別能力不足、運維方案缺乏技術性和經濟性分析等,業界需要一體化端到端的集中運維監控平臺來實現這些功能。而這個理念正好與華為智能光伏電站集中運維云中心不謀而合。
成勘院設計院電氣室主任孫慶先生就萬家山光伏電站的設計方案與會做了精彩分享。他指出因山地地形復雜、坡度大、電池板朝向各異,山路曲折、不適合大重設備運輸,而組串式解決方案有效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是山地光伏電站的最佳選擇。
十一院光伏電力事業部李羅敏先生在會上就《分布式智能光伏電站設計》做了詳細闡述。他提到傳統集中式逆變器如果發生故障,對發電量影響很大。而相較組串式,則影響小很多。同時組串式方案因為多路MPPT,降低組串失配帶來的影響,發電量明顯高于傳統集中式。
最后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總經理許映童先生做總結發言:華為關注的不僅僅是單個產品部件,而是一個能夠在25年的生命周期內“高效發電,智能營維,安全可靠”的整體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從電站系統層面尋找最佳PR,以組串為基本單元,使電站具備可視化,精細化管理。包括5點4段PR評估,主動優化提升發電量,橫向分析方陣內各環節PR;縱向角度對部件、方陣、電站間對比,找出落后的方陣,組件,逆變器,線纜,及時采取措施;并且從時間維度,通過長期電站運行數據對比,找出落后點,判斷衰減率。同時,華為從電站系統層面思考管理與運營模式,華為的全球化自動營維中心幫助客戶構建面向未來的平臺,通過全數字化電站,實現任何地點,多種類型電站集中統一管理,保障全生命周期內收益最大化。
下午,200多名與會嘉賓來到攀枝花鹽邊縣萬家山30MW光伏電站現場。現場展示了SUN2000-33KTL/40KTL系列智能逆變器、無風扇設計、智能組串檢測、防PID、大數據分析、無線專用通訊技術等功能,眾多嘉賓與華為的技術專家熱切交流,現場的精彩演示讓與會嘉賓真實感受到華為的一系列創新技術、先進理念和全球領航優勢。
此次光伏設計院研討會的召開,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專家們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經驗分享,智能光伏電站的大規模成功應用,這一切標志著不僅華為智能光伏電站的價值已經獲得業界的廣泛認可,成為主流,而且廣大設計院都對智能光伏電站有了成熟的設計方法和更深層次持續的優化思路。在廣大設計院的共同深入優化下,相信智能光伏電站一定會在效率、長期投資經濟效益上持續超越客戶期望。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