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伏到電商,再到能源互聯網,彭小峰的創業戲劇性在于, 每次人們認為他倒下來,但他換了個地方又站了起來。 這次,他能夠借助互聯網再次撼動新能源產業嗎? 即使在動輒融資上億美元,移動互聯網創業
除了發電收益和轉售產品變現之外,投資者還可以獲得碳交易方面的收益。由太陽能發電所產生的發電量與傳統能源發電的碳排放量比率,根據國際碳交易政策,進行比例換算得出虛擬收益——碳豆。用戶可以將碳豆存入碳豆銀行,還可以在生態家園游戲中兌換各種模擬道具并參加一些優惠活動。
連接新能源與互聯網金融,并把“O2O”、“虛擬現實游戲”這類概念引入后,彭小峰的SPI更像是一個互聯網創業項目,給了資本足夠大的想象空間。
為了讓布局落地,彭小峰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種會議上。他說自己知道誰是馬佳佳和雕爺,也知道誰是余佳文。他還向蘋果學設計,向阿里巴巴學價值觀,向騰訊學做產品,向小米學社會化營銷,研究如何能以一種“好玩、有趣、公益且有收益”的方式做新能源。“我也是成長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一代,為什么不懂互聯網?”他自我打趣道。
最能體現互聯網思維的可能還是綠能寶的收益策略。目前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在12%-15%左右,綠能寶給個人的收益就達到10%。這與小米公司的“不賺錢”策略異曲同工。但對一些新能源業內人士來說,這么做存在很大風險。彭小峰表示,首款產品推出10%的收益,是要把發電主要的收益讓給用戶和消費者,“參與越早的用戶收益越高。現在兩款產品,美桔是10%,美橙是建好的電站,收益為9%。把量做上去之后,即使很低的收益率,我們也能有不錯收益。”
在采訪的時候,夏侯敏接了一個電話,然后大笑著打斷了我們和彭小峰的對話,“彭總,報告一個好消息,銀行4000萬美元的貸款批下來了。”然后,他補充了一句,“最困難的時候,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是前天。前天都過去了。”
采訪將近結束的時候,彭小峰掏出一張自己的名片,指給記者看,“我們中間就是一個太極,太極就是陰陽,而整個商標是陽光的7個顏色—— 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就是人生,是多彩的,變換的。”
沉默了一會兒,他總結道, “全身心專注做一件事情,我到現在沒有碰壁。只要是全身心做了,方向對,基本上都能做成,就時間長短的問題。像綠能寶,那我也沒有指望它碰到臺風來,吹到天上去了,沒有必要。我們希望就像熬湯一樣的,通過口碑慢慢熬,只要產品好,這湯肯定好喝的。吹到天上的豬,掉下來,還是豬。”接著,他又開始推銷他的綠能寶產品,“羊年過年要送美桔紅包,你表現好,你應該去問你們老板要美桔紅包。”
在后來的一次采訪中,彭小峰無意間提到,“這次也是希望能通過另外一種形式幫助賽維,助其復興,因為賽維是SPI的股東。”
彭小峰創業史
1993年18歲彭小峰畢業后在江西做外貿業務員
1997年22歲在蘇州創立柳新集團,制造勞保用品
2002年27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班畢業
2004年29歲柳新出口達到10億元,亞洲規模最大的勞保用品生產企業
2005年30歲在江西新余創建賽維LDK,從事太陽能多晶硅片制造
2007年32歲賽維登陸紐交所,當時中國新能源領域規模最大的IPO
2008年33歲賽維年銷售128億元,投資120億元建立馬洪硅料廠
2011年36歲歐美雙反,賽維虧損
2012年37歲賽維陷入債務危機,負債高達300億元
2013年38歲賽維分拆多晶硅業務上市計劃失敗,辭去賽維CEO,投資非凡定美
2014年39歲非凡定美社業務受挫,辭去賽維董事長,任SPI董事長
2015年40歲綠能寶上線,9個月融資6輪金額3.2億美元
作者:朱曉培 來源:財經天下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