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從來不缺少神話。 3月5日早間港股一開盤,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便一路走高,北京時間9點52分曾摸高至8.98港元/股,漲幅高達40.31%,此后一路回落,截至港股收盤報收7.3港元/股,漲幅14.06%。 除了漢能薄膜發電外,港股中光伏股君陽太陽能(00397.HK)也
與此同時,漢能薄膜發電還與新華聯(000620,股吧)簽訂認購股權協議,將向其配發15億股新股,占其擴大后已經發行股本的3.48%,認購價為3.64港元/股,所得款項凈額為54.6億港元。漢能薄膜發電稱該部分資金將用于企業營運。
漢能控股集團除了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漢能薄膜發電以外,在2月6日,其旗下漢能碳資產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證券名稱“漢能碳”,代碼“831646”。
漢能控股集團的利好還不僅于此。
2月5日,洛希爾(Rothschild)集團主席大衛·羅斯柴爾德(David Rothschild)訪問漢能控股集團,雙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羅斯柴爾德先生稱雙方將通過合作在全球市場推動薄膜發電技術的發展。
機構力挺:漢能被嚴重低估
同樣也是在2月27日,里昂證券(CLSA)發布研究報告,稱漢能是被低估、有遠見的高科技公司。里昂證券駐香港的光伏行業分析師楊立志(Charles Yonts)在報告中指出,投資者仍然可能嚴重低估了漢能的成長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漢能收入25.6億港幣,之后逐年增長,到2013年超過32.7億港幣,2014年上半年收入就已經超過32億港幣。公司凈利潤也同樣保持了高增長的勢頭。
根據Charles Yonts在里昂證券報告中的估算,通過進入民用市場,到2020年,漢能每年可錄得的利潤將達到160億美元(約合1270億港元)。目前,漢能已經宣布研發全太陽能電動汽車,并在2015年2月正式發布了其移動能源戰略。而即便漢能采取最保守的“單純出售光伏組件”的方式,到2020年其年凈利潤也將達到18億美元(約合141億港元),相當于2013年盈利的7倍。
Charles Yonts還指出,除了Solar Frontier,漢能是目前全球唯一做到大規模CIGS(銅銦鎵硒)量產的公司;漢能收購的多家全球技術領先的薄膜發電企業擁有的各種技術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光伏市場仍然處于早期階段,而漢能在強大的母公司支持下,在市場早期可以獲得很好的幫助。
對于此前被提及的漢能財務風險, Charles Yonts表示:“漢能控股集團通過水電項目每年擁有10億美金的現金流,而且通過銀行等渠道獲得的大量貸款,這些資金都在支持漢能下游業務的發展,對上市公司極為有利。”
作者:周松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