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無私地把能源奉獻給人類,盡管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地球所截獲的太陽總能流也達到5400000EJ/a(艾焦/年),即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于500萬噸煤。植物的光合作用僅占1260EJ/a,僅為地球所截獲的太陽總能流的0.023%。就這么一點點為人類提供了
請注意表4提到“地熱供暖”,歐洲國家所說的“地暖”是指地熱供暖,而國內所謂“地暖”是采用天然氣燃燒或電阻絲發熱通過絕熱層(地磚)供暖。前者屬于利用清潔能源,環保、經濟;后者屬于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浪費。
另外,表4到“家用木質顆粒加熱爐”,那是利用廢木料壓成顆粒方便運輸和使用,2013年歐洲國家產量為2360萬噸,并且歐洲國家之間有貿易。千萬不要認為柴薪是高碳,造成霧霾,其實是生物質,屬于可再生能源,歐洲國家居民用以取暖和烹飪,并解決了減少煙道出口的霧霾。
就目前而論,光伏發電的成本最高,其中分散式的屋頂光伏更高,當然可以相信將來會逐步降低,但是要像杰里米·里夫金寫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把未來能源限制在“把每一棟樓房轉變成住房和微型發電廠”,成為未來獲取能源的方式,就不可行了。人口增長不與電力需求增長成正比例,而是人均電力消費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年增長。
全球未來的清潔能源仍然以集中式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再生能源發電為主,分散式發電——屋頂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為輔,呈現的是區域性能源網絡,而不是全球能源互聯網。這幾張表要細看,任何脫離經濟規律,脫離價格,談什么“第三次工業革命”、“能源互聯網”,甚至“全球能源互聯網”,都顯得沒有意思。 造地球的神仙是很不公正的,給人口眾多的中國分配的化石燃料很少,把煤分配得特別多,但仍然不如俄羅斯和美國。中國缺油少氣,只好參與國際油氣貿易,進口原油和天然氣。煤支撐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可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又造成霧霾,以給中國政府和能源界造成很大的壓力。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國能源界也蠻夠拼的了,盡管中國再生能源發電不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歐洲國家,但中國一直在快速奔跑,比美國強多了。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統計,2012年(2013年數據尚未發表)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中國為21.0%,美國為12.6%,相差8.4%,就這點數據也夠奧巴馬拿出點力氣來拼的了。
作者:龐名立 來源:財新網-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