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綠色投資市場中,“英國綠色投資銀行”(GIB)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為了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于存在市場失效的綠色環保項目領域,英國政府于2012年10月投資成立了這間全球首家“綠色投資銀行”。GIB目前由英國政府全資控股,政府初期劃撥38億英鎊供其在2016年3月前投資綠色項目。作為
在全球綠色投資市場中,“英國綠色投資銀行”(GIB)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為了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于存在市場失效的綠色環保項目領域,英國政府于2012年10月投資成立了這間全球首家“綠色投資銀行”。GIB目前由英國政府全資控股,政府初期劃撥38億英鎊供其在2016年3月前投資綠色項目。作為綠色投資市場的“催化劑”和補充者,GIB的宗旨是引進和鼓勵更多的私有資本投入到綠色經濟領域(擠入而不是擠出私人資本),從而促進英國的綠色經濟轉型。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的綠色經濟轉型尚處于起步階段,有的放矢地學習和借鑒英國GIB的寶貴經驗,包括這間全球領先的綠色銀行是如何進行全面且精細化的風險管理;如何評估項目的“綠色風險”;如何利用政府平臺引進私有資本,并精準高效地投資于具備較高投資回報率的綠色基建項目等,對于我國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綠色經濟投融資體系,無疑十分必要。
確立優先投資領域,助力市場失效領域
GIB成立本身部分解決了綠色投資領域的市場失靈問題。投資者會認為,GIB由英國政府投資成立,從某種角度來說代表政府意愿和行為,那么政府介入的投資項目,至少分擔了部分投資風險,回報也會相對有所保障。因此,GIB的存在糾正了部分市場失效,它讓投資者正確認識到綠色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投資回報率,打消了投資者的懷疑和顧慮。目前,GIB在英國的三大優先投資領域是海上風力發電、能效融資和生物質能。這些都是具有潛在的投資回報率的領域,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外部性,雖然市場上存在具有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的投資者,但目前仍處于“非主流投資”領域,需要GIB的介入讓其發揮應有的社會公共效益。當初期介入的投資者實實在在地獲得了充足的風險回報率后,將會進一步吸引更多新的投資者,從而讓現有的“非主流投資”成為“主流投資 ”。GIB三大優先投資領域的確立,除了首先滿足EU State Aid Rules,筆者認為主要依據三點:是否符合綠色環保經濟的宗旨;是否具有可觀的風險投資回報率;是否是缺乏本應獲得的充分的市場投資的,即存在由于外部性導致的市場失效,需要GIB的介入使其成為主流投資領域的。
保障高效綠色投資,細致風險管理先行
GIB成立兩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擁有約1.4億英鎊的資產組合,在全英超過200個地方投資41個綠色項目和6個項目基金,通過18億英鎊的直接投資撬動了總共60億英鎊的私人資金投入到綠色經濟領域,杠桿比率接近1:4。GIB綠色投資減少的溫室氣體等同于160萬汽車尾氣排放量,減少了陸地上150噸廢棄物,其創造的可再生電力可供310萬家庭使用。GIB雖由政府全資控股,但卻是一個獨立于政府運作的商業機構,因此它的所有投資都必須遵循“綠色”和“盈利”的雙重原則。投資回報率根據不同的投資領域和投資類型(債權型投資,股權投資或擔保)而不同,和每一個具體項目也有很大關系。目前GIB預測其所有投資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大約在10%,這基本能滿足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需求。
由于GIB特殊的商業模型,其主要面臨以下5大風險類別:項目投資風險(Investment Risk);經營管理風險(Operational Risk);綠色投資風險(Green Risk);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公司內部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涉及到壓力測試、控制測試、合規管理和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工具,都非常細致和詳盡。與一般的投資銀行不同,綠色投資風險(Green Risk)是GIB最主要的風險之一,主要衡量其投資的綠色環保指標,是否符合可持續性的綠色發展原則,這方面也正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和學習的。
GIB遵循赤道原則,并確保每一個投資項目都滿足以下至少一項綠色目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有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環境可持續性發展。
GIB通過自己的一套綠色投資風險評估體系(俗稱“Green Bible”)來管理上述風險。針對以上5個方面,根據相應的綠色評級標準,每一個投資項目都必須經過GIB內部嚴格的綠色影響評估才能得以審批通過;每一個審批通過的項目在運營期間都要接受其嚴格、細致、持續的監管和風險評估報告,包括具體的風險描述和控制措施,并體現在GIB經營年報中。
典型投資案例淺析——海上風能發電
英國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地處大西洋的大不列顛群島擁有大量的海上風能。而海上風能發電(Offshore Wind)在英國是一項具備商業可行性的成熟技術,它能在2050年前提供英國大約20%-50%的電力,貢獻80%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因此,開發離岸風能是替換英國國內眾多廢舊發電廠的有效之道,既可以減少對大規模進口天然氣的依賴,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也能為英國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是GIB最重要的優先投資領域。
2013年3月27日,GIB通過出資5740萬英鎊從英國RWE新能源公司收購了其下管理運營的Rhyl Flats風能發電廠24.95%的股權。Rhyl Flats是距離英國北威爾士海岸線8公里的一處大型海上風能發電廠,功率達到90MW(兆瓦)。GIB的投資行為引進了更多的社會資本的加入:英國Greencoat風能有限公司,該公司也同時收購了發電廠24.95%的股權。為了間接控制風險,GIB的上級股東(The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收購了Greencoat公司19.2%的股份,由GIB實際參與經營和控制這部分股權。至此,GIB和Greencoat共同擁有Rhyl Flats風能發電廠49.9%的股份,其原有股東RWE擁有50.1%的股份。
這是GIB的首單直接股權投資型業務。目前該發電廠運行正常,為英國61000個家庭提供了更為清潔綠色的電力,預測其未來能為GIB帶來至少8.72%的可觀投資回報率,滿足GIB“綠色”和“盈利”的雙重原則。GIB的這一投資行為不僅引進了社會資本(Greencoat)的加入,還有效促進了已建成的基建項目資產在二級市場上的流動性,幫助原有的項目開發商(RWE)通過出售成熟運營的項目資產(Rhyl Flats)獲得補充資金投資于其他的新能源項目。這一成功案例無疑為廣大的機構投資者樹立了信心,進而鼓勵更多更廣泛的綠色投資行為的產生。
如今,UN 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GCF) 正致力于引導綠色氣候融資流入新興市場,這對中國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而英國在綠色投資方面當屬全球領先,目前GCF希望GIB與其開展充分互動,利用GIB公共投資機構的身份,為全球的綠色組織樹立一個成功模型。因此筆者認為,中國要想在這個過程中獲取最大利益,應當盡可能多地增加與英國方面的互動,深入與GIB的合作交流,同時和英國眾多的綠色環保組織、NGO等建立聯系,注重引進人才和資源,才能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的快速發展之路。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碳金融實驗室,綠色金融分析師)
作者:江蓓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