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對阿里云這樣的新進入者還是原有的企業,如何找到創新的商業模式,既關系到能否脫離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也關系到整個市場是否能持續發展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 2015/04 記者:張廣明 陽光電源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與阿里云在智能運維領域、
智能運維興起
作為為能源互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鋪路的基礎性設施,智能運維正變得空前大熱。
僅以上市公司為例,從相關的公告中不難發現,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布局這一領域。
愛康科技發布公告稱,2015年將重點推進光伏電站的運維業務,將與國內一家大型通訊信息解決方案商合作開發運維系統,為中小光伏電站提供運維服務,包括自有電站運維和對外代理運維,加快布局未來智能光伏電站,預計在近幾年將會代理運維10GW光伏電站。
除了愛康科技外,其他提出類似計劃的還包括彩虹精化、陽光電源等。
陽光電源在公告中表示,將與阿里云一起,共同為客戶提供基于阿里云計算平臺的智慧光伏電站設計、建設、智能運維等相關服務。這也意味著,阿里云已正式進入光伏電站的智能運維領域。
智能運維大熱的背后,則是光伏電站存量市場的不斷擴大,這是能源互聯網以及光伏行業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國金證券發布的報告稱,隨著國內光伏電站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到2015年底累計裝機將超過45GW,對應年發電收入將超過600億元。其中,蘊含了巨大的綜合運維服務市場(即通過大數據分析、高精度監測等技術管理手段,優化光伏電站的運行效率,提升發電量)。而隨著光伏裝機量的增長,這一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多元化的投資主體
此次陽光電源高調宣布進入光伏電站運維領域,也是繼華為公司后,又一家以逆變器企業身份進入這一領域的公司。
就光伏電站運維領域現有的投資主體看,既有類似華為、陽光電源這類逆變器企業,也有以暉保智能為代表的強調以第三方的角度為企業提供運維的企業。
除此之外,其他的投資主體還包括,來自電力系統的電網、傳統發電企業,以及持有光伏電站規模較大的一些企業單獨組建的自己的智能運營團隊。
“還有一類則是地方政府,現在各個省也有意向開始組建統一的智能運營系統來管理轄區內的所有電站。甚至,一些開發區或產業園區還規定,必須將轄區范圍內電站的運維業務交由其旗下的公司統一來做。”有業內人士透露稱。
暉保智能總經理徐天認為,無論是以逆變器作為數據接口的企業,還是強調第三方角度的企業,未來的趨勢都應是怎樣更好的適應“工業4.0”這個大潮流。
“以生產自動化、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理念的變革,勢必帶來管理的相應改變。具體表現在新能源電站運維中,即通過電站系統與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把設備以網絡形式聯接起來,形成更開放、更積極通訊的系統結構,通過設備與人或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對話交互,使電站在不依賴于人甚至獨立于人的情況下實現不同設備單元的靈活、動態監測和控制。并且系統能自我更新、智慧升級,以最優化系統各單元的性能,達到更高的系統效率、更方便的運維和監控,以及更快捷的通訊和管理,從而增加資源利用率,提高發電效率和收益率。”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