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非熱點的后發地區搶先進行布局,無論是通過單個項目模式還是大規模的產業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保證合作中的強勢地位
在一些非熱點的后發地區搶先進行布局,無論是通過單個項目模式還是大規模的產業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保證合作中的強勢地位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 2015/04 記者:張廣明
在熱點地區電站項目資源較為緊張的情形下,一些當前仍處于起步階段的地區,正成為許多企業新的興趣所在。
近日,海潤光伏發布報告稱,將在黑龍江大慶市肇源縣、黑龍江北安市、云南省紅河州等地設立從事光伏電站開發等業務的子公司。
根據黑龍江省發改委此前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去年,該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1. 1萬千瓦,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就現有的資料來看,類似黑龍江這種光伏發電仍處在起步階段的省份并不在少數,既包括同處于東北的吉林、遼寧,也包括位于西南的云南、廣西等省份。
以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 015年光伏電站裝機規劃來看,獲批計劃規模較少的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各300兆瓦,海南、貴州各200兆瓦,廣西350兆瓦,湖南400兆瓦。
公開資料則顯示,上述地區中的部分省份已經聞風而動,開始加大了對光伏應用的重視和扶持力度。
以吉林省為例,在該省下發的《關于加快光伏產品應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以下簡稱《意見》)中,則承諾,對于光伏發電項目所發電量,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的政策,補貼標準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省再補貼0.15元/千瓦時。
對于這些后發地區而言,具有的優勢包括,由于總量仍然較小,在項目資源獲取以及并網方面可能會相對有利。而不利的方面,則在于受經驗積累限制,在項目的立項,并網方面流程的熟練度方面,可能還需要提高。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