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個行業在去年經歷了一些發電項目投資上的困難以及一些關于這項技術在銀行融資上的議論,但項目安裝仍然在繼續,在成本下降和技術進步方面看起來也還是樂觀的
聚光光伏只是最近幾年才真正進入光伏市場,一個叫CPV共同體的組織,最近才開始收集電站數據。第一個MW級聚光電站在2006年安裝于西班牙,從那時起,每年都有MW級的高倍聚光得到安裝,有些甚至超過20MW,其中的90%以上是高倍聚光(HCPV)帶雙軸跟蹤系統。2008年以前,大部分聚光光伏是采用晶硅芯片,但隨后III-V半導體芯片開始成為聚光光伏系統的標配。低倍聚光(LCPV)仍然使用改進的或是高效的晶硅芯片。
現在市場上不僅有大型的高倍聚光地面電站,也有一些小型的項目。自從西班牙的第一個1MW的項目運行以后,世界各地陸陸續續開始修建了MW級別的聚光電站,分布在美國、中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和南非。
與其他光伏技術相比,聚光光伏是一個非常小的市場。在2011年的時候,全世界還不到100MW的安裝量,但2014年一年就安裝了70MW。一些20MW左右的項目,也正在安裝或處于項目開發階段。
與常規光伏電站一樣,高倍聚光電站也是25年的質保,所以電站必須非常可靠。
一個名為“高倍聚光模組和裝配-設計規格和定型”的標準(IEC62108)已經在2007年頒布實施,作為進入市場的強制性要求。今天,已經有許多公司根據這個標準通過了產品檢驗。同時,附加的UL和IEC標準(涵蓋功率和能量標定、模組安全、跟蹤器、光學、芯片裝配等等)已經頒發或正在制定之中。
展望:關于系統成本和平準化電力成本
聚光系統的市場價格和成本信息很難取得。
這是由于市場比較小,活躍的公司并不多。這樣,學習曲線并不是那么可靠,系統成本和平準化電力成本(LCOE或度電成本)的分析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除非市場上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并網發電項目安裝量。
2013年,Fraunhofer 發表了一個可再生能源的平準化電力成本的深入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對高倍聚光的分析,根據的是基于公開發表的數據所作的假設。
加拿大的渥太華大學的一個小組也作過類似的報告。根據行業調查和文獻,聚光光伏的價格(含安裝),大多在1400歐元/千瓦和2200歐元/千瓦之間,根據不同的設計概念和新的地區差異而不同。
而根據技術經濟性分析,我們計算得到聚光電站的平準化電力成本,則為0.1歐元/度~0.15歐元/度(DNI輻射度2000kWh/m2/a的地區),0.08歐元/度~0.12歐元/度(DNI輻射度2500kWh/m2/a的地區)。
對于聚光光伏,未來市場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技術進步帶來成本的下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分析表明,未來度電成本下降的潛力將繼續鼓勵技術的發展。如果保持聚光光伏電站的安裝,到2030年,聚光光伏將達到0.045歐元/度~0.075歐元/度, 系統價格(含安裝)將達到700歐元/千瓦~1100歐元/千瓦。
從圖1可以看到,在一些日照比較好的地區,高倍聚光的成本已經和平板晶硅的成本可以比擬,或者更低。
作者:俞容文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