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上,政治家們宣言要在本世紀末擺脫化石能源。不過前幾天最大石油公司的CEO Rex Tillerson可是說了,才不會傻到投資新能源,把錢往水里扔。一邊是政治家們拍腦袋,一邊是商人們追求經濟效益對此不屑一顧! ≡捳f回來,如果沒有人開發新能源,又要擺脫化石能源,能源從哪里來?能源的未來又在哪里? 也許你
3.太陽能+儲能技術突破
太陽能資源是免費的,如果配之以儲能的完善和商業運營可能是個美好組合。近期特斯拉電池在美國發布,讓普通家庭和企事業單位看到了希望。在美國小型的儲能技術+不過目前儲能仍然面臨著成本高昂的問題。在美國儲能+光伏用戶的脫網趨勢越來越嚴重。落基山研究所(RMI)研究顯示,在電價較高的夏威夷地區,光伏+儲能+電網的模式已經比單純依靠電網更為經濟,在未來10-15年里,包括加州、紐約州和得克薩斯在內的另外3個地區也將達到這一水平。當然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電價也足夠貴,相信大家也更愿意自發自用。
4.加速步入氫社會 讓水成為終極能源
“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用水來作燃料,組成水的氫和氧可以單獨地或合在一起來使用,這將為熱和光提供無限的來源,所供給光和熱的強度是煤炭所無法達到的,水將是未來的煤炭!边@是1870年,吉爾斯·費恩在科幻小說《神秘島》中寫下了這段看似“夢囈”般的預言。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向此夢想努力。
今年1月,南京大學教授鄒志剛研究成果《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與環境中的應用基礎研究》,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二等級。該項技術是利用太陽可見光將水分解為氫和氧,轉化效率高達6%。該轉化效率達到世界最高值,成為我國在國際光催化領域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預計到第二期973項目結題時,我們的光催化水解制氫轉化率將達到8%,接近美國能源部制定的10%商業化利用目標,中國人有望率先實現人類百年前的夢想。”鄒教授的成果很偉大,希望能盡快商業化。
“能源的未來”不僅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也需要企業商業化的努力。不可否認,在研發投入上,大型國際能源巨頭不惜重金,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這些創新和未來或許更可預見、可實現。
作者:crystal 來源:財新-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