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里沒有足夠的現金,再加上投資回報又不是即刻顯現,那么光伏企業的日子將十分難熬。 不過還好,今年光伏新政策到位、執行力度強,加上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于行業的認同度在提高,使得新能源公司都可靈活運用各類籌資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在手現金,并爭相收購電站項目,提高自己的實際電站儲備量。 今年5、6月,多家
如果手里沒有足夠的現金,再加上投資回報又不是即刻顯現,那么光伏企業的日子將十分難熬。
不過還好,今年光伏新政策到位、執行力度強,加上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于行業的認同度在提高,使得新能源公司都可靈活運用各類籌資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在手現金,并爭相收購電站項目,提高自己的實際電站儲備量。
今年5、6月,多家太陽能公司都在通過發行可轉債、增發等融資,募資總額近150億元之巨。
融資集中爆發 事實上,從前年至2014年上半年時,“融資難”一直困擾各家光伏公司。國內至少有60%以上的光伏投資方是民營企業,電站回收期也長達8至10年,因而電站的融資多數依靠“國開行”這類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網開一面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去年不少企業還沒來得及融資就已放棄光伏項目的建設了。
但是,今年隨著國家對于17.8G瓦的新增光伏項目的政策敲定、電網配套設施及補貼的逐步到位,各機構對電站領域的投資認同度也在提高,企業的融資環境有一定改善。
6月11日,江山控股有限公司(00295.HK,下稱“江山控股”)宣布,完成一筆高達13.35億港元(約10.69億人民幣)的新股配售,總計11.447億股,配售價格為1.2港元。
“今年,我們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增加了資金,涉及總額超過35億港元。其中包括上述新股配售、之前的4億港元可轉債、4億元人民幣可轉債、10億元人民幣融資租賃授信、3.6億港元新股發行融資等。”江山控股一位內部管理層向記者表示。
這并不是一個融資的特例。今年5、6月期間,光伏公司的融資之勢,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
5月5日,彭小峰作為創始人的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稱,獲得YesYield投資公司新一輪5000萬美元(約3.1億人民幣)的私募融資,該融資由普通股及期權組成。
緊接著的5月21日,愛康科技(002610.SZ)發布定增方案,募資額由原來的20億元調整至47億元,募投項目由550兆瓦擴展至640兆瓦。
同樣在5月份,聯合光伏(00686.HK)又向拔萃資本、中信資本、中國華融、招商銀科等分別配售可轉債,總額為38.75億港元(約31.03億人民幣)之多。
進入6月,各方融資節奏仍然停不下來。6月5日,協鑫新能源(00451.HK)發行1年期、年息不超過7%、總額為3.6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此前4月30日,該公司才向東方資產發行了總計9.75億元人民幣的可換股債券。
6月10日,江蘇曠達(002516.SZ)擬以14.99元/股的底價增發不超過25億元,其中22.5億元用于投資270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航天機電(600151.SH)也計劃以13.75元的價格,向航天投資、上航工業等10名特定投資者進行非公開發行,定增總額不超過27億元。
記者記者粗略計算發現,僅5、6月份,光伏企業融資總額逼近150億元。從融資情況看,A股公司的胃口更大一些,動輒20億元以上,有的甚至接近50億元。如果時間線再向上延伸至今年年初,部分香港上市公司如江山控股、聯合光伏等也有數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總量,明顯比去年多。舉例來說,江山控股去年配售總額約在23.38億港元,而今年是35億港元。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