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召開“201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工信部、能源局領導及相關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咨詢分析機構和地方行業組織人士悉數到場,與光伏企業代表一起分析上半年全球及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情況,并預判下半年產業發展走勢。
工信部
以下內容根據工信部電子司副司長彭紅兵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修訂。
1.宏觀工業經濟研判:2015年1-5月工業增加值低于GDP的增長,工業經濟的下行壓力更大。光伏行業逆勢保持增長,2015年1-5月增長約30%。
2.行業發展總體情況:光伏行業耗能及制造成本整體水平下降、轉換效率有所提升,但符仍有大部分光伏企業沒有達到國務院推進產業發展相關意見的要求水平。
3.面臨的風險:國際貿易變化;經濟下行風險;我國光伏企業技術儲備不足,若出現顛覆性技術將打破整個產業格局。
4.出路:順應國家經濟轉型發展戰略,依靠國家“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發展戰略。
5.政策導向:讓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有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在國內市場中做先導,起示范作用。
能源局
以下內容根據能源局新能源司邢翼騰處長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修訂。
1.上半年發展形勢:光伏行業繼續延續以前的快速勢頭,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15年上半年新增裝機約750萬千瓦,增長約150%,其中分布式大概新增100萬千瓦。上半年發電量達到190億,基本上與去年持平。
2.未來趨勢:太陽能產業是未來能源一個主導產業,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保持約2000萬~3000萬千瓦/年的發展規模。
3.限電情況:僅局部地區出現限電情況,其中上半年全國棄光電量約18億千瓦時,新疆、甘肅地區限電比重較大。
4.發展指導思想:單靠補貼的產業是沒有生命力的,在積極推動財政部擴大補貼額度的同時推動技術進步、促進成本降低。
5.政策導向:規范上下游發展秩序,重點關注倒賣路條問題;聯合工信部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升級。①在上下游聯動環節設置準入門檻,把市場中的低端、低質產品淘汰掉。②促進先進產品應用如領跑者計劃的推廣,“領跑者計劃”每年要推出2到3個基地,差不多每年200萬到300萬千瓦。
發改委能研所
以下內容根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局研究員王斯成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修訂。
1.遞交《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修正后的中國能源消費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