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以下內容根據中科院電科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靜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修訂。
1.光伏系統已經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技術方面的具體表現形式如下:
2.組件封裝材料與技術的發展使得封裝損失進一步減小
3.從電池到組件正在共同克服PID現象
4.常規電池的效率提升空間已經很小,只能走低價競爭的路線了
5.PERC電池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了,在國外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中國企業在這方面已經落后
6.HIT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價格競爭優勢的高效電池,目前已經有大量的設備制造企業介入前期技術開發,估計未來2~3年將會進入規模量產階段。希望中國企業別在HIT電池上落后了。
2015上半年
以下內容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王勃華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修訂。
整體情況:
1.多晶硅產量約為7.4萬噸,同比增長15.6%;硅片和電池片產量分別為43億片和18.2GW;組件產量約為19.6GW,同比增長26.4%。
2.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7-8GW,同比增長近30%,其中地面電站約為6.5GW。
3.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一、按行業類型來看
1.多晶硅
上半年16家企業產能17.2萬噸;
產量快速提升,但仍需大量進口;
成本已達全球領先水平;
進口總量仍在增大,但占比下降;
產品價格下滑,多數企業仍在盈虧平衡點;
其它信息:太陽能級進口替代能力愈發增強;搭IC發展春風,電子級硅料突破正在加速。
2.硅片
上半年產量約為43億片;
硅片產業集中度較高,其中單晶拉棒逐步往西北地區轉移,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單位能耗:單晶降至40kwh/kg以下,多晶降至近8kwh/kg;
出口額:約為12億美元
出口地:主要集中于中國臺灣、韓國和馬來西亞;
多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協鑫、賽維LDK、宇駿等幾家企業,
單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隆基、中環、卡姆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