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航天機電在耗巨資鞏固其電站地位的同時,隨著電站規模的擴大,其所面臨的風險也與日俱增。
據了解,2014 年,國家對光伏電站年度新增建設規?偭靠刂,項目開發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同時,光伏電站必須在正式并網發電后方可實現轉讓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對光伏電站的出售進度。
在上述人士看
在業內人士看來,航天機電在耗巨資鞏固其電站地位的同時,隨著電站規模的擴大,其所面臨的風險也與日俱增。
據了解,2014 年,國家對光伏電站年度新增建設規?偭靠刂疲椖块_發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同時,光伏電站必須在正式并網發電后方可實現轉讓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對光伏電站的出售進度。
在上述人士看來,盡管航天機電背靠大央企能夠降低融資成本,但其遲遲無法打開電站銷售渠道,導致資金回籠遇阻,風險隨之而來。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對記者稱,電站銷售問題是航天機電光伏板塊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蕭函表示,航天機電建設完成光伏電站后可能因項目收益率不能完全滿足投資者需求或雙方交易條件未達成一致而使電站無法按計劃實現銷售,導致最終獲利的不確定性增加,前期投建電站所耗巨資的回報周期將被拉長,項目開發面臨長期風險。
有消息稱,航天機電從2013~2014年曾在產權交易所兩度掛牌打包轉讓旗下兩個光伏電站項目的股權,但遲遲未找到受讓方。而今年上半年航天機電成功轉讓的永登49.5MW 電站,因其曾獲得中國光伏電站優秀質量大獎,質量達標才得以順利出售。
另一方面,為確保電站后期收益,買方市場也會“挑肥揀瘦”。一位從事光伏電站投資的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企業對光伏電站的開發和收購有嚴格把控,主要集中在電站的建設指標與備案、涉及的土地要求和接入條件,以及建成后送出與消納的條件。該高管稱,原則上公司所投資的光伏電站回報率不低于9%。
“光伏電站小、散、亂的投資局面正在加速洗牌”,在該人士看來,優勝劣汰已經難以避免,隨著前期投建電站的陸續釋放,航天機電所面臨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如何及時將電站變現,回籠資金,盤活現金流,將是其未來亟須解決的棘手難題。
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