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制定《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通過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
專欄5:邊遠貧困地區供電行動
1.藏區電網建設。根據西藏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肅四省藏區的生產生活特點,做好用電需求預測,科學編制電網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面改善藏區用電水平。2020年,藏區電網供電能力達到本省(自治區)平均水平。
2.南疆配電網建設。做好喀什市、和田市、阿圖什市等人口聚集地區配電網建設,增加電源布點,滿足用電需要;主動跟進生態移民、牧民定居、抗震安居等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利用電網延伸和可再生能源供電方式,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用電條件。
3.扶貧開發重點縣、邊遠貧困地區供電提升。做好59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及特殊困難地區電力建設,充分利用當地風、光、水等資源,多措并舉,解決當地供電問題。
(三)優化完善結構,消除薄弱環節
切實保障變電站站址和線路廊道規劃落地,構建強簡有序、相互支援的目標網架,遠近結合,科學制定過渡方案。按照供電區“不交叉、不重疊”原則,合理劃分變電站供電范圍,解決網架結構不清晰問題;合理設置中壓線路分段點和聯絡點,提升中壓線路聯絡率,提高配電網轉供能力。
專欄6:配電網網架優化行動
1.構建靈活可靠的中心城市(區)網絡結構。中心城市(區)高壓配電網形成鏈式、環網等高可靠網架結構;中壓配電網形成環網、多分段適度聯絡結構,加強站間聯絡,構建堅強的負荷轉移通道,提升供電靈活性及可靠性,最大限度減小故障影響范圍。2020年,中心城市(區)高壓配電網“N-1”通過率達98%,中壓配電網線路聯絡率達到94%。
2.優化規范城鎮地區網絡結構。城鎮地區著力解決高壓配電網不滿足供電安全標準的“單線單變”問題,全部解決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等突出問題,切實提升電網抵御事故能力;中壓配電網合理設置線路分段,優化供電范圍,加強線路聯絡,提高轉供互帶能力。2020年,城鎮高壓配電網“N-1”通過率達94%,中壓線路聯絡率達82%。
3.逐步強化鄉村地區網絡結構。鄉村地區高壓配電網適當增加布點,采用環網、輻射等結構,采取多種技術手段,解決供電半徑和供電質量問題;中壓配電網加快主干網架建設,標準配置導線截面,合理增加線路分段數,具備條件時可就近聯絡,提高供電安全水平。
(四)推進標準配置,提升裝備水平
推進配電網設備標準化。完善設備技術標準體系,引導設備制造科學發展;優化設備序列,簡化設備類型,規范技術標準,推行功能模塊化、接口標準化,提高配電網設備通用性、互換性;注重節能降耗、兼顧環境協調,采用技術成熟、少(免)維護、具備可擴展功能的設備;在可靠性要求較高、環境條件惡劣(如高海拔、高寒、鹽霧、污穢嚴重等)以及災害高發等區域適當提高設備配置標準。
實現配電網裝備水平升級。推廣應用固體絕緣環網柜、選用節能型變壓器、配電自動化以及智能配電臺區等新設備新技術;積極開展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新工藝的變壓器、斷路器和二次設備的研制;在符合條件的區域,結合市政建設,提升電纜化水平,提高城鎮地區架空線路絕緣化率;提升設備本體智能化水平,推行功能一體化設備;采用先進物聯網、現代傳感和信息通信等技術,實現設備、通道運行狀態及外部環境的在線監測,提高預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開展綜合管廊建設試點。按照“政府主導、統一規劃、科學使用、權責明晰”的原則,大中城市加快啟動地下綜合管廊示范試點工程,部分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綜合管廊項目。將供水、電力、通信、廣播電視、排水等管線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施工,促進城市空間集約化利用。為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避免城市綜合管廊內管線間相互影響,應獨立建設電力艙。
作者: 來源:國家能源局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