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光熱發電整個產業還處在示范工程的起步階段,已建成項目基本以中小型示范項目為主,中控青海德令哈項目是目前唯一運行的萬千瓦級光熱電站。目前,國內處于產業在等政策、政策在等產業的“怪圈”。順利走出商業化的第一步,這是光熱領域需要面對的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
“怎么辦呢?我們提出了‘眾籌電站’,這是在
業界對“眾籌電站”評價不一
作為“眾籌電站”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有著怎樣的想法?如若“眾籌電站”可行,都需要在哪些方面著手做準備,甚至需要突破哪些困境?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眾籌電站’的難度較大,因為光熱電站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程,對項目開發、實施、運維及資本運作團隊的能力要求都很 高,涉及的各個環節責任方較多,且難以在‘眾籌’模式下有效管控。有能力投資光熱電站的各大發電集團及大型民營企業更傾向于以獨資或合資方式投資電站,以確保責權利的清晰界定!笔缀焦澞芄鉄峒夹g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志豪對本報記者說。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認為,光熱電站是專業度很高的投資項目,距離普通大眾較遠,不能簡單用互聯網概念的眾籌平臺做“眾籌電站”。
所以,比較適合光熱的眾籌是各環節的企業參與,但有著較高的管理要求,必須要有綜合集成能力強的技術型公司牽頭。
江蘇太陽寶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殷建平表示,“眾籌電站”一定要有牽頭人,國家可以對牽頭單位給予支持。不過首先要摸清行業企業的能力,包括可以提供的技術范圍和資金能力!氨娀I電站”在我國尚無案例,所以前期準備要做周全。
上海晶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游思梁表示,眾籌只是為了解決光熱電站初期投資較大的一種初級的金融模式,但只要項目技術可靠、經濟性模型明確,如此意義深遠的穩定投資標的還怕沒有資金投入嗎?江蘇太陽寶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殷建平認為,國際上如澳大利亞有過光熱電站眾籌融資的案例,既然可以眾籌融資,那么也可以眾籌電站,至少可以向潛在的投資者宣傳國內的光熱產品。我國從事集熱管、導熱油、熔融鹽、鏡面等企業很多,且技術也較為成熟,合眾人之力建設光熱電站是有可能的。
瑞典科林潔能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歐睿龍告訴本報記者,我們應鼓勵嘗試不同的創新。但“眾籌”在中國幾乎成了兩個方向的代名詞。一是眾籌的投資人先支付一定金額的投資,后期產品面世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優惠,發展成了“團購模式”。二是“無償捐贈”模式即投資成為對技術或產品的無償支持。
橫河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喬靖玉認為,一般的眾籌分為股權眾籌和產品眾籌。光熱的“眾籌電站”是股權眾籌的范疇,以實物或產品出資為特點。實物出資相對于貨幣出資,具有出資份額核算困難的天然難點,所以困難重重。建議還是將出資和供貨分開,供貨還是以投標等標準商務模式進行,出資人的產品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優先權,甚至可以有一定的傾斜,但前提是規則要透明。
作者:徐秋玲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