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8 月國內多晶硅市場評述及后市展望 本期關注 1、 7月多晶硅價格微幅回升,8月再次逼近歷史低點 2、多晶硅企業庫存略減,生存仍步履維艱 3、“58號文”促加工貿易進口減少,多晶硅進口總量仍居高位 4、光伏企業業績報喜,行業現回暖勢頭 5、多晶硅后市預測
一、7月多晶

圖2 2014年8月-2015年 8月國內多晶硅分企業產量圖 單位:噸 來源:硅業分會
從各企業生產情況看,目前全國在產企業15家(包括正常檢修企業),江蘇中能及新特能源仍維持超負荷運行,江蘇中能6.5萬噸/年改良西門子法超載運行,保持每月6000噸(按31天算)左右的產量運行。特變電工每月維持在2000噸左右的超負荷生產,產量仍居國內第二位。在4月份擴產達產后的四川永祥, 在7-8月期間產量排名躍居國內第三。而洛陽中硅由于8月份檢修影響半個月正常生產,產量有所減少,故7-8月產量排名位居第四,其他多晶硅企業除個別檢修后處于恢復穩定生產階段外,均維持原生產狀態。
連續一年受到“58號文件”引發的加工貿易突擊進口影響,一方面使得進口價格繼續維持低位傾銷,迫使國內多晶硅價格一路下滑,在價格難以維持企業正常生產運營的情況下,多晶硅企業不得不通過加大產量、調整生產指標等方式以降低成本,故國內產量難有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突擊進口又致使下游積壓大量庫存,直接導致國內多晶硅因需求疲軟同樣積壓大量庫存,硅業分會統計,截止8月底國內多晶硅企業內部庫存約為9000噸左右(7月消庫存,8月積庫存),與6月底庫存1萬噸相比,國內7-8月期間共消化庫存1000噸左右,因此8月底多晶硅價格尚比6月底的低谷略高。即便庫存略減,但各企業庫存相對于一周產量的正常庫存量仍嚴重偏高,給企業的銷售及資金運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面對進口傾銷壓制和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以及價格一路下跌的境況,甚至連成本領先于全球的江蘇中能、新疆特變、新疆大全,都已全部陷入虧損,步履維艱。
三、“58 號文”促加工貿易進口減少,多晶硅進口總量仍居高位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7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9664噸,仍接近萬噸,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仍高達4399噸所致,但導致7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環比小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暫停加工貿易的58 號文件”將于8月底 真正開始發揮作用,致使7月份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減少至4036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41.8%,環比減少47.3%,自美國進口量創歷史新低至569噸,環比大幅下降74.2%,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為331噸,環比大幅減少84.9%,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58.3%,相比1-7月份累計加工貿易占比93.7% 尚低35.4個百分點。可見在“58號文件”即將起效的關鍵時間節點,繼續嚴格執行“58號文件”封堵加工貿易漏洞的重要性!
作者:馬海天 劉晶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