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刺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下,中國光伏市場逐漸走出2012年歐美光伏“雙反”的影響,迎來了光伏產業重新崛起。而中國光伏市場的成長,也吸引一批國外優秀的光伏企業的注目。 First Solar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光伏企業之一,其堅持研究開發的碲化鎘薄膜技術一直是傳統晶硅技術的主要競爭者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刺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下,中國光伏市場逐漸走出2012年歐美光伏“雙反”的影響,迎來了光伏產業重新崛起。而中國光伏市場的成長,也吸引一批國外優秀的光伏企業的注目。
First Solar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光伏企業之一,其堅持研究開發的碲化鎘薄膜技術一直是傳統晶硅技術的主要競爭者。近日,記者專訪了First Solar中國區總經理張少為,這位在電力領域工作二十余年的電力工作者對中國光伏市場有著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同時,他也介紹了First Solar在中國市場上下一步的戰略布局。
改革與政策支持
記者:First Solar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如何看待國內光伏市場近年來的發展及未來趨勢?
張少為:一直以來,中國光伏市場的增長非常迅猛,近年來尤為突出,今年光伏新增建設規模便預計高達17.8GW。中國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兩個層面對太陽能的投入正不斷加強。“十三五”計劃中,政策扶持包括太陽能光伏在內的清潔發電能源的發展。中國在光伏能源行業的地位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生產者,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消費市場。
成本和業績是促使太陽能繼續深入成為能源結構重要組成部分的兩個關鍵因素。正在發展的中國太陽能光伏市場將依賴于以下幾個方面:1、與其他能源相比,太陽能將會有成本競爭力。2.從投資者和電網管理的角度來看,太陽能項目的業績符合利益相關者的期待。
記者:如何評價中國電價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影響?
張少為:過去十年里,政府補貼在降低光伏行業成本、支持行業成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內需求的擴大并維持穩定,非補貼式的支持將自然而然成為未來的支持方向。能源的平準化成本(LCOE)將成為影響開發者選擇技術的根本因素,因此資本成本、可融資性以及能源產出都將成為決定技術選擇的因素。擁有大規模生產力和用戶基群的全球性生產者已經向開發者證明了他們能提供更優的能源平準化成本。
大型光伏電站首先考慮的是投資回報率,分布式電站,錢來自民間,同樣也考慮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很重要一點就是電價,一度電能賣多錢,投資多久回本。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正在推進的電力體制改革對光伏企業的影響?
張少為:中國電力發展史,1995年第一部電力法頒布,到2002年電改實現廠網分開。目前發布了電力改革 9號文,特別關注輸配電和電力交易兩塊,新一輪電改的方向對目前的分布光伏,甚至包括相應的大型發電站都是有促進作用的。
中國大部分的負荷集中在東部及南部沿海地帶,大部分資源在西北及西南地帶。如果有分布電源發電,對于遠方輸送的壓力就會減少,同時也方便地區平衡。
在配電市場和分布市場里面會有各種發電方式以組合形式出現,同時政策也會促進各種組合出現。我們關注電力改革發展,國內的發展也是比較好的趨勢。
作者:戴建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