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分布式光伏……似乎除了頁巖氣之外,最近幾年在中國能源圈內最火熱的舶來品都是歐洲貨。一直以來領導世界的美國,真的在這場決定了世界可再生能源未來格局的大變革中掉隊了么? 當《能源》記者踏上美國進行實際調查之后,我們發現,掉隊的不是美國,而是我們的意識。在
工業4.0、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分布式光伏……似乎除了頁巖氣之外,最近幾年在中國能源圈內最火熱的舶來品都是歐洲貨。一直以來領導世界的美國,真的在這場決定了世界可再生能源未來格局的大變革中掉隊了么?
當《能源》記者踏上美國進行實際調查之后,我們發現,掉隊的不是美國,而是我們的意識。在這里,我們無意對美國的新能源產業進行吹捧或是貶低,但當我們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客觀還原美國新能源產業現狀之后,遺憾的發現,盡管我們有著多年的追趕,盡管我們在新能源取得了諸多成就,但是差距似乎依然不小。
我們希望,中國的新能源產業能夠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歐洲的學習之外可以更大的開闊自己的視野。大洋彼岸那個曾經的世界領導者,從未缺席。
對于加利福尼亞州(下稱加州)十幾年前的那場電力危機,在硅谷工作多年的Amy至今記憶猶新。“那段時間,動不動就通知大家要停電,員工下班,學生回家。”Amy對《能源》記者說,“現在,我們再也不缺電了,家家戶戶也都裝了智能電表,大家關心的是如何讓電力更清潔。”
加州是美國能源界的產銷大戶,從傳統的煉油業,到現在最尖端的各類新能源發電,加州的能源體系一應俱全,幾乎是整個美國能源領域的縮影。
美國并不是新能源的發祥地,也不是政府大力補貼可再生能源最為典型的國家。但經過多年的沉淀,優秀的互聯網基因、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技術、成熟的制造業體系讓美國悄然轉身,基因“突變”為世界上新能源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加州是美國發展新能源產業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當地不僅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還坐擁美國最發達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硅谷,同時也匯集了一大批美國最優質的風投基金,其中不乏投資新能源的基金。
記者于7月底在北加州實地采訪了一周,親身感受了美國新能源前沿陣地現狀,并與當地的新能源產業人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而就在記者赴美采訪結束之際,美國發布了清潔能源計劃最終版,該計劃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嚴厲”的減排計劃。可見美國發展新能源的決心和未來的產業潛力之大。
相比于高調宣布各種可再生能源計劃的歐洲,被戲稱為“燈塔國”的美國如何在悄無聲息之中站在了世界新能源發展浪潮的尖端之上?而它能夠領導整個世界么?作為這場能源基因“突變”的發源地,硅谷又是如何在引領了互聯網風暴之后,改變了美國乃至世界的能源體系的?
作者:徐沛宇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