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對香港證監會調查漢能薄膜表示不滿,稱“每一項關聯交易都及時進行了公告”,但“4年多來,監管部門從未對此提出過反對”。
漢能明天何處去?
如果我是一個安于享樂的人,我現在什么都可以不做,我們的水電站項目每年可以提供足夠的現金流。但我卻不這么想,也不會這么做。
自由、平等、公正、文明、美好,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實現這些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做清潔能源的漢能人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清潔能源的大量應用,必然會減少霧霾,還自然以更多的藍天,讓整個生態更加健康,還人類以美好的生活。
但是,我們全體漢能人也都明白,我們從事的事業是一個耗時漫長,而且需要投入巨大的事情。外邊有的人說我是“賭徒”,很遺憾,他們只是看到了清潔能源所展現的商業前景這一個層面,他們沒有讀懂我們的追求和理想。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從來不賭,但我從不諱言企業家需要有冒險精神。大家都知道,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是從法語中借來的,其原意就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
未來的太陽能應用,是讓人們能像植物一樣,隨時、隨地、安全、便捷地使用太陽的能量。我們的薄膜發電產品就像是葉綠素,能直接轉化和高效利用太陽的能量。
目前薄膜太陽能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和爭奪的焦點。歐盟、美國、日本等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都加快薄膜太陽能特別是銅銦鎵硒(CIGS)研發,企圖搶占技術制高點。今年5月,歐盟將CIGS技術納入其Sharc25項目開發,目標是集結全球權威的CIGS研究機構共同將CIGS電池的轉化率提升至25%。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不久前發布的研究報告,呼吁美國政府轉向支持薄膜太陽能這種“面向未來”的技術。中國建材集團2015年7月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打造10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生產能力。為什么薄膜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它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產業帶動力強。這個產業對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保障能源獨立和能源安全、以及拉動民間投資消費和經濟增長都具有戰略和現實意義。
今天,漢能在戰略和實施落地上已經領先邁出了一大步,已經幸運地走在了前面。經過5年多的努力,漢能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太陽能薄膜發電產業的發展基礎,掌握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實現了高端裝備國產化,建設了產業基地和銷售體系,產品開發也有了實質效果,商業合作模式逐漸形成并日漸豐富。
遺憾的是,在我們準備起航的關鍵時刻,股市遭遇了做空機構的突然襲擊,誤導了不明真相的外界對漢能的認知。這么好的前沿產業,這么大的市場,中國千載難逢的可以領先一把的機會,中國怎么能夠錯過?漢能怎么能錯過?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停下來不繼續前行呢?我們該怎么辦?相信大家和我的答案是一樣的,而且只有一個:團結起來,克服一切困難,為我們的使命而奮斗!
現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各方面已經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全新研發的技術產品即將推向市場,裝備國產化進展順利,市場對我們已經上市的產品反映良好,“移動能源+”的模式得到了很多行業認可,很多戰略投資者也正在和我們積極洽談合作,跨產業合作正在加快推進。
作者:熊少翀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