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最大的區域性銀行行長看來,綠色是非洲能源的理想方案
5雖亟需脫貧,但堅決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路子 eo:非發行的能源政策中寫到,非洲大陸會是最后一個可以跨越高碳排放階段,直接進入綠色能源的大陸。非洲如何可以做到這一點?您知道,就算在中國,也曾走過“先發展,后治理”的路子,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把經濟發展作為最重要的目標。非發行是如何做到綠色發展的同時,不損害經濟發展目標的呢?
Donald Kaberuka:正如我們剛剛談到的,科技成本正在顯著下降,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不費力地推廣清潔能源。也許環境與經濟發展在過去需要二選一,現在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不需要面對這樣的抉擇。
Alex Rugamba:雖然說是“跳躍”,但實際上是個相當長的過程。非洲大陸擁有其他地區沒有的資源稟賦,例如:水能、風能、地熱能等,如果你去讀科菲·安南(Kofi Annan)的《非洲發展專家報告》(African Progress Panel Report),就會了解到這一點。
eo:事實上,我看見安南在這個報告中提到,如果一下子采取綠色發展的戰略,這可能會損害非洲的經濟發展。
Alex Rugamba:是這樣的,這是一個過渡的過程。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努力提高綠色能源的比例,非洲大陸擁有這樣的潛力。我們沒有必要經歷高碳排放帶來的種種問題。
這個報告同時也談到非洲大陸亟需工業化,這也是關鍵步驟。我們需要能源,并不只是為了家里的燈可以亮,科技的進步讓可再生能源可以保障生產和運輸等等。
eo:非發行的數據談到,在非洲大陸,一個新企業接入電源的平均時長為159天,這個數據在過去幾年并沒有得到改善。我的問題是,能不能先走工業化路子,先解決缺電問題,再考慮是否綠色發展?
Donald Kaberuka:當我們討論電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么?一方面是是否接入電網,其次是可以負擔的電價。在不少地方,就算是電網建起來了,企業成本還是不足以買電。然后,就算是電網接入了、企業可以買得起了,還有一個是否成功接入的問題。好,就算這三個標準都達到了,最后還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只有可再生能源可以同時解決以上四個問題。
如果你在一個小村莊建一個小的風電,或者太陽能,這是可負擔得起的,也是可以接入、可以使用,并且是可持續發展的。當然,我們也會看到更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你們對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三峽就是一個例子。
作者:羅晶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