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發電可以搭配廉價的儲熱系統實現穩定、平滑、可調節的出力特性,改善地區電網的穩定性,是電網友好型的新能源。光熱發電具有經過項目驗證的超過30年的壽命期,且全生命周期內的污染和排放水平遠低于其他類型的電源。世界未來的主導能源必然是可再生能源,而且必須是可調度的可再生能源,因為只有可調穩定的電力才能充當電網的主力
(二)光熱的儲熱功能有利于改善電網的穩定性
近年來,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增長很快。由于光伏、風電本身是不可調的,因此為了保持電網中發電與用電的平衡,其他電源就需要跟隨光伏風電出力的波動進行調節。當電網中風電光伏比重越來越大而可調節資源又不足時,棄風、棄光就不可避免。
除了棄風、棄光以外,由于風電和光伏是間歇性電源,因此它們實際上不能替代燃煤機組的裝機容量,所以在光伏和風電比重大的電力系統中,必須要同時建設一定規模的燃煤電站作為旋轉備用來保證隨時可以在間歇性電源不能供電時使用。而當燃煤電站作為旋轉備用時,機組的煤耗率會顯著增高,發電利用小時數也會大幅減少,經濟性嚴重下降。
風電、光伏不穩定的出力特性降低了電網運行的穩定性,這也正給光熱發電帶來了機會。光熱發電具備成本低、效率高、壽命長的儲熱功能,一方面光熱發電可以為電網提供實實在在的穩定電能;另一方面是可以通過儲熱為電網提供調頻、旋轉備用等輔助服務,增加整個電網的可調節資源、改善電網的穩定性,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還可以降低電力系統對燃煤電站作為旋轉備用的需求。
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曾經做過計算,以西北某地區2020年光伏規劃裝機1000萬千瓦為測算背景。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增加200萬千瓦的光伏裝機,則棄光率將高達13.02%,但如果新增的200萬千瓦是帶2小時儲熱的光熱電站,棄光率可下降到10.17%。如再將光熱電站的儲熱時長增加到10小時,棄光率可進一步下降到5.82%。可見光伏和光熱互補開發的模式借助光熱的儲熱功能改善了電網的穩定性,提高了電網的光伏發電消納能力。同時,這種模式下的度電成本也將比單純建設一個光熱項目更低。沙特國際電力公司預測光伏光熱互補發電技術在未來20年內可以滿足中東和北非地區新增電力需求中的一半。(目前,光伏和光熱互補開發的案例正逐漸增多,如Solar Reserve在南非開發的RedStone塔式項目即是一個較大的案例。裝機100MW的Redstone塔式光熱項目緊鄰Solar Reserve已開發的75MW的Lesedi光伏電站和96MW的Jasper光伏電站。這三個電站在一起成為全球第一個混合了光伏和光熱發電的大型太陽能園區,總裝機已達到271MW)
作者: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