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的接收器和聚光類型共可分為四類,即槽式、塔式、菲涅爾式和碟式四種。
接收器有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接收器與電站的聚光設備是相互獨立的,這種設計便于將收集的熱能傳送到電力島中,相對應的是塔式和菲涅爾式兩種技術路線。移動式接收器與電站的聚光設備是聯動的,這種設計能夠收集到更多的熱
3、碟式:聚光比最高但造價昂貴
碟式技術路線的原理是利用碟式聚光器將太陽光聚集到焦點處的吸熱器上,通過斯特林循環發電的光熱發電系統。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碟式聚光器像向日葵一樣雙軸自動跟蹤太陽。碟式系統的聚光比在四種技術路線中是最高的,可高達600至3000,相應的系統效率也最高,最高可達近30%。
由于每套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都可以獨立發電,所以這種技術路線的靈活性較強,既可以用做分布式發電,又可以進行集中式發電。但由于碟式發電系統規模大了之后單位成本并不會降低,因此不適合建設大規模集中式電站,相對更適合于邊遠地區離網式發電。但由于其造價實在過于昂貴因此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很少。
4、菲涅爾式:造價和技術難度小但效率低
菲涅耳式光熱系統可以看做是簡化的槽式系統。該技術路線采用平面反射鏡代替槽式系統的曲面反射鏡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除了造價更低的反射鏡外,菲涅耳式系統還從以下幾個方面降低成本和技術難度:
(1)每個反射鏡排的跟蹤旋轉角度相同,可以采用同一傳動裝置進行聯動調節,傳動系統簡單;
(2)單個反射鏡寬度較小,可以貼近地面安裝,風載荷大幅減小,對支撐結構和基礎的強度要求也大為降低;
(3)反射鏡密排布置,土地使用率高。
雖然菲涅耳式系統的結構簡單、成本低,但由于反射鏡排布緊密,互相之間的遮擋較為嚴重,另外菲涅耳式系統的聚光比很低,一般情況下低于150,這些因素造成菲涅耳式系統的效率在四種技術路線中是最低的。
作者: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