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的接收器和聚光類型共可分為四類,即槽式、塔式、菲涅爾式和碟式四種。
接收器有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接收器與電站的聚光設備是相互獨立的,這種設計便于將收集的熱能傳送到電力島中,相對應的是塔式和菲涅爾式兩種技術路線。移動式接收器與電站的聚光設備是聯動的,這種設計能夠收集到更多的熱
塔式技術路線的應用前景最廣闊
在上節提到的四種技術路線中,槽式路線的商業化程度最高,在已建成并網的光熱電站中的占比也最大。塔式路線也已進入商業化應用期,國外已有百MW級(美國Ivanpah)的大型塔式光熱電站并網。菲涅耳和碟式兩種技術路線距離大規模商業化仍有著較遠的距離:菲涅耳式僅有一些示范項目在運,而碟式路線造價過高,商業化前景最差。
已實現商業化的槽式和塔式兩種技術路線整體上各有優劣。槽式技術相比塔式技術更為成熟,有著超過30年的實際運行記錄,但也有著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我們分系統效率和降本空間、儲熱系統、傳熱管路三方面來對比槽式系統和塔式系統。
塔式技術的效率高、降本空間大:光熱項目的度電成本與系統效率密切相關,槽式技術采用的是線聚光的形式,運行溫度和聚光比低,系統效率難有太大的提高,因此該技術路線未來成本下降的空間不大。而塔式技術采用的是點聚光的形式,聚光比和工作溫度高、系統效率高,在降低成本方面還有著較大的潛力
塔式技術的一體化儲熱系統經濟性好。槽式技術中傳熱介質為導熱油,但儲熱介質為熔融鹽,導熱油吸收熱量后還需要再與熔鹽換熱才能完成儲熱,這帶來了更多的設備投資和熱損。而塔式技術的傳熱介質和儲熱介質均為熔融鹽,熔融鹽是唯一的工質,成本經濟性要顯著好于槽式技術。
作者: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