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光伏行業取得一定發展,但是不可否認,我國光伏行業目前仍存在產能過剩、良莠不齊等問題。“‘十三五’期間,光伏行業將進入關鍵轉型期。”在近日舉行的2015中國光伏領袖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透露,為支持光伏行業發展,光伏發電補貼在未來8-10年內不會取消。不過他
推進降本增效 實現大規模發展
為了支持清潔能源事業發展,梁志鵬透露,光伏補貼未來8-10年不會取消,不過未來會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他說,當前困擾行業的限電問題依靠改革和創新能解決,拖欠的補貼也會很快補上,不過這都需要時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司電子基礎處副處長金磊也透露,未來將進一步調整、完善相關的光伏補貼等政策。
不過,梁志鵬表示,光伏行業不能總躺在政策上發展,行業自身要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成本,這在“十三五”時期,必須要有顯著的改變。“同步提高轉化效率和降低成本,最終我們看的是度電成本,也就是系統造價。希望到2020年光伏發電每瓦可以達到5元以下,這樣2020年以后就可以實現大規模發展。”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產業逆勢增長,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幅達30%;組件產量約29GW,同比增長26.4%;光伏新增裝機約10.5GW,同比增長177%。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前十家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超過15%。
為什么今年光伏電力發展這么快?王勃華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技術的進步,一是價格的下降。除此之外,王勃華認為,政策導向對光伏產業的發展也很重要,我國的光伏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不久前發表的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承諾將推動綠色電力調度,優先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高能效、低排放的化石能源發電資源。他說:“預計光伏市場至少未來十年仍然會保持蓬勃發展的勢頭”。
加強規范管理 重新布局光伏產業
“從光伏產業的機制來看,包括發電補貼,相關的資金來源,以及電站用地的體制、機制,仍然有待完善。部分企業負債過高,對外貿易摩擦仍然有發生。”金磊認為,從全球的形勢看,光伏產業前景光明,但是未來發展道路仍然不平坦,面臨較長的、深度的、持續調整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光伏行業的規范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金磊表示,正在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相關文件以及“十三五”規劃將對光伏產業進行重新布局,出臺發展路線圖,同時加速推動產業的創新。
金磊透露,今年8月公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將在年內進行抽檢,屆時,在生產規模、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質量管理等方面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將被剔除。
為了規范行業發展,金磊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深入推動光伏企業的兼并重組。同時會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協同支持光伏產業的一些關鍵材料、關鍵設備這些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擴大光伏應用。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采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支持部分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的光伏電站建設,同時按照國家有關“一帶一路”發展的布局,推動光伏產業走出去,目前跟部分國家和地區已有深度接觸,而且一些企業已有實際動作。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相關技術瓶頸,在未來競爭中搶占先機,這是我們持之以恒要做的工作。”金磊表示,我國未來在光伏標準、檢測、知識產權等方面也會布局很多工作,包括近期很快會發布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的配套環境,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作者:崔彩鳳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