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漢能今年以來一直煩惱不斷。
11月1日,漢能第三方合作業務再次遭受重創,其在英國的主要銷售合作伙伴宜家宣布終止與漢能的合作,兩者的銷售合同于11月1日到期,雙方共同決定不再續約。
不僅如此,曾一度讓漢能引以為傲的太陽能汽車也頻遭外界質疑。記者了解到,近日,在首屆全國
各類“煩惱”不斷
漢能所遭遇的“煩惱”還遠不止這些。自被香港證監會調查并強令停牌后,漢能就陷入四面楚歌的尷尬境地。
“餅誰都會畫,但能不能吃是另一回事!币幻麡I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漢能的當務之急是尋求復牌,重塑資本市場的信心,與其炒概念,不僅有損企業自身形象,更對業績無益。
記者了解到,當初宣布造車計劃的同時,漢能還提出了龐大的移動能源戰略。根據李河君在今年兩會提案中的測算,未來3年,我國移動能源、薄膜發電的市場規?赡艹^8萬億元。或許是看重其潛在的廣闊市場,漢能在移動能源領域相繼推出了戶用發電、移動3G產品、帳篷、背包等可穿戴裝備的薄膜發電產品。
但現實是,上述產品的市場似乎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記者分別在天貓和京東商城檢索漢能產品發現,其產品銷量寥寥無幾。在京東商城,一款48w的太陽能充電包售價是1788元,而無論是該款太陽能充電包,還是漢能家庭帳篷等產品,銷量和評價幾乎為零。在天貓商城上,一款售價468元的漢能太陽能充電包月成交記錄為2件,累計評價84次,其中褒貶不一,負面評價主要集中在充電性能不穩定,弱光環境充電慢。
不僅如此,漢能產品在國外的銷售問題近日也受到沖擊。據悉,宜家是漢能在英國的主要銷售合作商,宜家通過為漢能的產品提供銷售空間,并從中抽取10%的銷售額作為收益,但兩者已經于11月1日正式終止合作。
在與宜家分道揚鑣后,漢能于11月2日公告披露,其與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簽署的股權認購協議最終完成時間由2015年10月31日延后至2016年4月30日。而根據雙方此前簽訂的股份認購協議,新華聯將以每股3.64港元的認購價認購漢能15億股新股份,這意味著漢能本將到手的逾50億港元又打了水漂。
內外交困之際,漢能造就的太陽能神車何時量產,似乎市場對此已經不再期待。
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