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召開期間,中央電視臺二套《對話》欄目組來到論壇現場,以“能源轉型企業領袖對話”形式錄制節目。國內外政要、專家學者,以及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產業的大佬們齊聚一堂,現場觀點激烈碰撞、經驗坦誠交流、問題務實溝通,精彩處還不時爆出陣陣掌聲! 」澞楷F場,神華集團有限責任
“發展新能源‘三分’靠技術,‘七分’是觀念”
“石器時代的結束不是因為缺少石頭,同樣,化石能源時代如果結束也不是因為缺少了化石能源,而是因為人類需要并且找到了更加清潔,同時也更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他能源方式!宾臅早f的一席話讓全場又陷入極度冷靜的狀態。
張玉卓提出了我國能源轉型的兩個重點,一是把化石能源的清潔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煤炭一定不能再是粗放的利用方式;二是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所以現在需要化石能源來幫助可再生能源盡快降低成本。
談到新能源發展,朱共山用了個時下流行的詞匯“白富美”來形容!鞍资乔鍧、綠色,富是投資市場價值非常大,美是永葆青春、用之不竭!薄安灰,‘白富美’也意味著消費成本較高。”張玉卓一針見血。
伴隨著探討話題的深入,新能源的成本和并網問題成為論壇現場參與量最大的討論議題。
“世事三七開,我覺得發展新能源也要‘三七開’,‘三分’是靠技術,‘七分’是觀念!宾臅早f舉例,近年來,光伏裝機單位成本在不到10年時間里從六七萬元下降到了六七千元,幾乎下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但比起火電來還有很大差距。10年之后,有望實現新能源與火電、水電成本水平相當。屆時就可以實現平價上網。
除了成本下降的壓力,武鋼總結了新能源“并網難”的幾大難題:一是難并網,二是難收購,三是難結算。他指出,棄風、棄光的原因主要包括,開發布局不合理、當地電力消納能力不足、電網建設延遲、外送電通道容量有限等。
張麗英認為,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消納清潔資源的平臺,這個平臺包括物理平臺和機制平臺!拔覈厥獾馁Y源稟賦決定了新能源的消納需要一個大范圍、遠距離輸送的物理平臺,把富集地區的清潔能源送出來。此外,還有電網和電源規劃相統一的協調機制,要建立火電調峰的補償機制,同時還要建立在全國范圍內優先消納清潔能源的機制。”討論最后,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總結發言中,給大家描繪了一幅未來能源發展的愿景畫面:將來的能源應該像空氣一樣,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卻又無處不在。不會有資源的枯竭,也不會為了搶奪資源發生戰爭。我們既可以享受到現代文明的便利,還能夠生活在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環境中。
作者:朱怡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