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站是從事冷暖氣工程的富樫綜合設備(盛岡市)建設,于2015年10月1日開始運轉的。
無需除雪即可過冬
從JR釜石線沿線的國道向北轉入農用道路,穿過勉強能通行一輛汽車的窄橋,再向右駛入一條小路即可到達青笹光伏電站。或許是因為河流沿岸樹木林立,要一直走到最后的小路,才能看見鋪設的大片電池板。站在發電站的入口,有一種寧靜的田園中突然出現了未來構造物的感覺。
之所以看上去像豐碑,是為應對積雪,太陽能電池板最低部位的設置高度也達到1.3m,設置角度為30度,而且采用4層×6列(電池板的設置單位)構成。電池板最高部位的高度超過2m,有一種高高聳立的氣魄(圖3)。
圖3:為應對積雪,電池板的設置高度離地1.3m,設置角度定為30度(攝影:日經BP社)
遠野市雖然不是暴雪地帶,但過去10年間最深的積雪量達到約1m。1月份的最低氣溫有時會降至近零下20℃,降雪不容易融化。富樫綜合設備社長富樫俊暢介紹說,“因電站距總部所在的盛岡市需要近2小時的車程等原因,采用了冬季無需除雪的設計”。
改良地基后在地下1.5m深處固定樁基
該發電站的EPC(設計、采購及施工)服務是由東芝Plant Systems & Services負責的。電池板采用東芝的產品,光伏逆變器(PCS)由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TMEIC)制造(圖4)。架臺是東芝Plant Systems & Services根據氣候條件設計的。該公司擁有可通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用專用架臺,但此次沒有使用,而是另行定制的(圖5)。據稱,在多雪地區采用應對積雪的設計時,較之于改造通用架臺來滿足要求,不如從頭開始自主設計更省時省力。
圖4:光伏逆變器(PCS)采用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TMEIC)的產品(攝影:日經BP社)
圖5:考慮到積雪的重量,架臺是特別定制的(攝影:日經BP社)
作者:金子憲治 來源:日經bp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