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國電清盤光伏資產 關停640MW生產線 繼今年年中打包轉讓210MW光伏電站后,中國國電集團(下稱“國電”)在處置光伏資產方面又有了新的動作。 11月18日,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電科環”)公告披露,由于全資附屬公司國電光伏有限公司(下稱“國
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國電清盤光伏資產 關停640MW生產線
繼今年年中打包轉讓210MW光伏電站后,中國國電集團(下稱“國電”)在處置光伏資產方面又有了新的動作。
11月18日,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電科環”)公告披露,由于全資附屬公司國電光伏有限公司(下稱“國電光伏”)面臨經營及財務挑戰,國電科環決定關閉國電光伏若干生產線,涉及產能規模640MW。
根據國電的發展思路,未來將會把優質資源向大型高效煤電、大型優質水電和風電等主業傾斜。如果國電旗下的光伏業務遲遲難以盈利,不排除會有被清盤的可能。
光伏遭棄
根據國電科環公告,此次共有3條生產線將會被關停,分別為180MW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400MW光伏組件生產線以及60MW非晶硅薄膜生產線。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國電的光伏減值計劃就已經露出端倪。彼時,由于國電光伏的光伏薄膜生產線訂單不足,加之受地面光伏電站建設行政許可程序變化的影響,以及光伏產品及服務行業的競爭加劇,導致國電去年在地面光伏電站設計、采購及建造項目的合同總值及光伏產品業務的銷量均出現下跌,為此,國電科環發出盈利預警,預虧3億~4.2億元,其光伏資產及相關業務亦被做出6億元的計提減值。
對于目前國電具體的光伏業務情況,《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國電科環方面問詢,但并未得到回應。
不過,記者查閱國電科環中期報告得知,今年上半年,由于市場競爭加劇,電站EPC業務收入大幅下降。國電科環的光伏產品及服務業務收入僅為3.06億元,這與去年同期的13.55億元相比大降77.4%。毛利也由去年同期的1.34億元縮減至70萬元。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則向記者表示,國電的光伏業務目前的經營、財務以及市場狀況存在一定問題,所以國電關停這方面的業務。但也有另一種原因,即是市場行情不景氣,工業用電明顯下滑,國電迫于市場方面的壓力而縮減業務。
根據本報此前的報道,除了上游光伏制造,國電在下游還持有少量的光伏電站。而在今年5月,國電已經將其位于內蒙古、浙江等省區的5個光伏電站打包轉讓給了聯合光伏,裝機容量規模為210MW,這幾乎與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電電力”)持有的光伏電站規模相當。當時,國電在寧夏等西北地區的三個光伏項目也被掛牌出售,裝機規模分別為9MW、19MW和9MW。
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由于上述三個電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還背負巨額的債務壓力,所以依然遲遲未能順利轉讓。
蕭函表示,國電接連轉讓下游光伏電站,如今又關停上游生產線,不排除存在退出光伏市場的可能性。
“光伏和火電、水電不同,國電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缺乏有經驗的、專業的隊伍,難以和同類企業抗衡。”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
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