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表示,盡管我國的光伏發電技術進步顯著,但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核心技術依靠國外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本刊記者 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2015年11月刊
原標題:制造業的軟肋: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在整個行業的焦點幾乎全部集中于產業下游的時候,上有制造業是否會被冷落?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近日召開的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表示,盡管我國的光伏發電技術進步顯著,但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核心技術依靠國外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而與此同時,國外在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以及新的轉換效率的提高,都在不斷加強。因此必須要看到,我國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而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表示,堅持創新發展,加快成熟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集中攻關,爭取在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將是“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改革的主要任務。
統計數據顯示,制造業的盈利能力雖然仍延續好轉趨勢,但具體到不同細分領域,表現有所分化,電池片/組件板塊的表現要好于硅料/硅片板塊。而在降成本方面,在幾年持續的下降后,是否還有進一步動力欲以維持,則需要進一步觀察。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關系發電成本的電池效率、延長電池壽命等關鍵問題上,市場的關注度并不夠,因此需要加大對產品設備、電站的集成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力度。
此外,有市場人士則建議,作為一個延伸眾多環節的行業,可以從產品的材料成本、產品的制造、產品的人工成本等方面進行分項考慮,以便實現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目的。
資料則顯示,一些企業為了在技術升級上有所作為,大有走“全產業鏈”勢頭,包括在一些細分環節投入更多的自主研發的力量。
技術創新力度不足
受整個市場回暖刺激,光伏制造業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池片/組件板塊凈利潤同比大幅改善,是所有子版塊中凈利潤提高最快的領域,同比增長93%,收入方面,增速則保持在20%。
而受多晶硅料價格下跌的影響,硅料/硅片板塊收入同比僅增長6%,凈利潤同比下滑13%。
數據還顯示,作為近幾年的主要關注點,在成本方面,仍然在繼續下降。
以隆基股份為例,由于其成本下降的幅度高于收入下降的幅度,使得其毛利率進一步出現增加。其中,硅片的毛利率增加4.08 個百分點,多晶硅料增加9.93個百分點,組件毛利率則增加11.47個百分點。
作者: 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