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業務的RENOVA(東京都千代田區),2015年10月在毗鄰公園的約37公頃民有林中,運轉了“那須鹽原光伏電站”。
將采伐的木頭碎成木片,鋪在占地內
在土木工程上考慮了當地實際情況的措施,是采伐木材的處理。東日本大地震以后,福島核電站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質大范圍飛散。因此,有些地區對采伐木材搬離占地是有限制的。“那須鹽原光伏電站”的建設地區就屬這樣的區域。因此,在林地開發時,將采伐樹木的樹皮在占地內碎成木片,全部鋪在了電池板下方等(圖5)。剝掉樹皮的圓木,在測量放射線濃度確認沒有問題后,運到了外部。
圖5:采伐木材的樹皮在發電站內碎成木片,鋪在電池板下方等(攝影:日經BP社)
將木片鋪到發電站內的地面上似可預防雜草,目前基本抑制了雜草發芽等。
關于申請林地開發行為許可時要求的排水管理,因在扇形地形也比較容易實行。底層由礫石層構成,地基的滲水性非常高。因此,在管道上方覆土約50cm,使電池板設置區域成為可儲存雨水,使之逐漸滲到地下的“滲透池”(圖6)。但當遭遇30年一遇的大雨時,地表流水有可能會流到發電站外部,因此在坡度較低的南側建造了“調節池”(圖7)。
圖6:在管道上方覆土約50cm,使電池板設置區形成“滲透池”(攝影:日經BP社)
圖7:在傾斜地低側的南側建造了“調節池”(攝影:日經BP社)
據稱,截至目前,即使降雨量比較大,雨水也沒有流到調節池,到第二天滲透池的水就基本全部滲到地下了。
作者:金子憲治 來源:日經bp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