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和大規模化石能源的應用,國內環境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能源結構必須調整”,這是當前國內從上至下達成的共識,于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迎來不可阻擋的機遇。
有統計數據顯示,同樣是電力富余、風電規模相對接近的甘肅和新疆,因為有特高壓外送通道,在這一輪的棄風中,新疆的情況要明顯好于甘肅。截至2015年10月,新疆風電裝機943萬千瓦,甘肅1202萬千瓦,1~10月,新疆風電利用小時數1438小時、發電125.34億千瓦時,而甘肅風電利用小時數僅為1051小時、僅發電110.68億千瓦時。
針對“三北”新能源發電本地消納難、跨區送出難的現狀,國家電網公司一直通過各種方式向有關部門溝通匯報,爭取盡早核準特高壓外送電力通道。對于已核準跨區電力通道,如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公司則加快施工,爭取早日建成投運。公司還在積極推進準東—成都、準東—華東兩個±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核準。這兩個工程輸送容量共計2400萬千瓦,僅準東—華東特高壓工程即可外送新疆風電520萬千瓦、光伏發電250萬千瓦。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在新能源迅猛發展的“十二五”之初,國家有關部門就能意識到新能源電源、電網工程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超前核準一批“三北”地區電力外送通道項目,那么,“三北”地區棄風、棄光就不會有現在這么嚴重,新能源發展形勢會比現在要好得多。
無獨有偶,西北的局面還未緩和,在祖國的西電地區,云南省的風力發電,也迎來了“尷尬”的局面。
據了解,2015年11月20日云南省工信委下發關于《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關于下發2015年11月和12月風電火電清潔能源置換交易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314號文件)提出風電企業補償火電企業,將風電部分收益支付給火電企業。以國家批復火電企業平、枯季節上網電價為計費標準,風電企業將計費標準的60%支付給火電企業。
作者:張世祥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