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油價走低,經濟和能源系統體制改革機會同樣存在。很多國家都需要調整他們的能源政策,以應對新形勢。
作者:Yelena Kalyuzhnova(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國際)副院長,歐亞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新浪
原標題:油價下跌就不用發展新能源了嗎?
即使油價走低,經濟和能源系統體制改革機會同樣存在。很多國家都需要調整他們的能源政策,以應對新形勢。低碳經濟是未來的常態,當天然氣價格和石油價格同時下跌時,各國政府可以更廣地應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發電,并在短期內依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配套政府保護措施。
在保持高位數年之后,油價在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半年間下跌超過五成。這種價格調整讓很多公司以至國家都開始重新審視他們到底該用什么樣的能源。但我認為,此時所要考慮的不應該僅僅是油價走低,而是油價的不確定,以及時常上下顛簸可能給經濟帶來的長期影響。
目前油價并沒有正確反映出能源的真實成本。因為化石燃料的銷售價格沒有將其使用中所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考量在內。空氣污染就是其中一個惡劣影響——在一些快速發展經濟體,空氣污染有損健康,降低幾百萬人的生產能力。2012年,室外空氣污染在全球造成了大概370萬人過早死亡。現在油價走低,可以將其看做一個絕佳的機會進行價格調整,把使用中對一些地區環境和居民健康產生的惡劣影響都考慮在內。
2014年石油價格劇烈下滑,讓大家開始懷疑混合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增長趨勢是否還會繼續。對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會繼續發展下去。歷史而言,一直有人擔心可再生能源是一個不可靠的選項,因為風不會一直刮,也不會每天都是大晴天。但這種擔憂越來越不是個問題。即使風能和太陽能有自然的局限性,天然氣發電也完全可以成為火力發電的理想補充。此外,能源存儲技術也進展飛快,在未來幾年,新能源現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都可能得到解決。
可再生能源的內在推動力是長期的:電力仍需要大量增產,各國政府都很愿意在保障本地供需時,最大程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里我們談的是“政治決心”。就全球范圍而言,石油并不是電力生產的唯一選項,類似太陽光伏以及能源科技并不受到油價起伏的影響。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下跌,而且波動性也并不大,這些都讓新能源科技都成為很有吸引力的可選項。現在,全球性的政策框架都在尋求以低碳經濟來全面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污染問題。這些政治意愿沒有發生變化。
長期看來,低油價會帶來天然氣以及煤炭價格走低,這一影響很深遠。但是在電力生產中,低油價并不直接和可再生能源競爭。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下降,波動性較低。
作者:Yelena Kalyuzhnova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