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已經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
嚴格控制煤電產能規模 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我國鋼鐵、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3.2%和8.2%,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6.4%和8.4%。電力過剩的苗頭目前越來越明顯,同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目前已經超過7億噸,但是產能利用率不足70%。煤炭可能會面臨長期產能過剩局面。
從電力消費和供給看,2015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達到5.0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增速同比回落3個百分點;新增發電容量9044萬千瓦,同比增加2338萬千瓦。電力消費和供給之間的不平衡問題越來越明顯。中國電力聯合會專家預計,2015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55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速0.6%,創1974年以來年度最低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煤炭消費在經過高速增長之后,在2012年進入下行區間,發展低迷一直至今。特別是2014年煤炭消費出現了十幾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降幅達2.9%,預計2015年降幅還將擴大。
“能源供需寬松是2015年的特點,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新常態。如何創造新的生產力,化解過剩電力、煤炭產能,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是能源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如果不能把握這種趨勢,片面來追求產能擴張,今后可能會造成新的產能過剩。”努爾·白克力表示,2016年能源發展將以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總量進一步得到有效控制、能源供給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能源效率進一步提升為主要目標。
國家能源局指出,我國目前的能源消費仍然以煤炭為主,這是由我們國家能源資源特征決定的,從總體來看,煤炭作為主體能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不合理、大規模粗放利用煤炭是影響生態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們要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消費強度雙控制,落實節能優先戰略,嚴格控制煤炭消費量,同時要加快重點領域用能變革,提高京津冀和規劃時的能源消費比重。未來我們還要堅持多元發展,來推動能源供給的革命。
中電聯專家認為,隨著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步伐的進一步加快,預計“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期,煤炭消費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清潔能源產業未來迎利好 在霧霾治理、氣候變化的壓力之下,非化石能源預計將得到一如既往的支持。截至2015年11月底,預計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2億千瓦、1.2億千瓦、4300萬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4.8億千瓦左右。與此同時,我國核電也保持了安全高效發展。據了解,2015年我國新投產核電機組820萬千瓦,核準開工核電機組880萬千瓦。全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2550萬千瓦;在建及已核準機組3203萬千瓦,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
努爾·白克力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2016年國家能源局將抓緊編制發布“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和電力、煤炭等專項規劃。在非化石能源方面,力爭風電新增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以上。此外,穩妥推進一批新的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
據悉,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旨在提高清潔能源發電和利用比例。而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也在此前表示,將通過調度、發電計劃等不斷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
作者:劉繼峰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