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能源圈并不平靜。油價大戰、煤炭掙扎、核電回暖……每一個產業都在能源的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身影。
煤炭:“救贖”仍是關鍵
如果說全球對油價的看法仍有爭議,那么對煤炭產業的預測則是毫無意外的一致。多家機構和分析人士都表示,不看好2016年全球煤炭市場前景,煤炭產量和用量將繼續雙雙下降,產業發展也仍將烏云密布,如何救贖脫困仍是煤炭產業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著名評級機構穆迪旗下投資服務部門預計,2016年北美煤炭產業將延續2015年低迷的狀態,動力煤和煉焦煤價格短時間內都難有明顯起色。其中,受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拖累,美國和加拿大的煉焦煤生產商一年內恐怕都難以“翻身”;而美國的動力煤業則一方面要同廉價的天然氣競爭,另一方面還要面臨更為嚴格的環保監管帶來的壓力。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數據稱,2016年美國煤炭產量將降至9億噸左右,為198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供應側低迷“交相輝映”的是需求側的疲軟。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已經將其對美國2016年煤炭消費量的預期,從此前的7.68億噸下調至6.36億噸。
職業投資商Vladimir Zernov指出,相較于2015年,煤炭業的2016年同樣艱難,產業“恢復元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恐怕需要足夠的耐心。油價網甚至還撰文“支招”煤炭業應該如何吸引新投資。
不過,每個領域都不乏“異類”。煤炭消費大國印度就在2015年末表示,2016年將大力提升國內煤炭產量,以滿足其發電需求。
LNG:潛力持續提升
能源咨詢機構道格拉斯-韋斯特伍德(DW)發布報告稱,由于對環保的日漸重視,未來數年內天然氣并不會步石油和煤炭的“后塵”,一路低迷,全球對天然氣的需求將是有增無減的。其中,尤以液化天然氣(LNG)最具發展潛力。
DW指出,近年來,全球LNG產業資本支出一直在不斷攀升。預計2016年、甚至直到2020年都將延續這一趨勢,全球LNG業的總資本支出將達到2410億美元。而隨著《巴黎氣候協定》的達成,未來LNG將在能源供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數十年內,天然氣將在滿足世界能源需求方面,發揮越來越顯著的作用。LNG的長期潛力更是顯而易見。”DW報告總結,“在東非、北極等諸多偏遠地區,發展LNG項目都存在很大機會。”
不過,DW也承認,短期內,受油價下跌和亞洲經濟增長放緩影響,LNG價格將出現快速下降。但市場研究咨詢機構Frost & Sullivan亞太區能源與環境副總裁Ravi Krishnaswamy表示,盡管LNG價格走低,但是亞洲各國發電“從煤轉氣”的進程仍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DW還預估,2016年新增LNG項目的預計資本支出不會很高,因為有些項目面臨延期。而在LNG所有資本支出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天然氣的液化項目,投入預計將占到總支出的66%,另有13%的資本支出將用于LNG運輸船的打造。
作者:李慧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