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底,光伏發電裝機達到4300萬千瓦左右。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要推動第一批100萬千瓦左右規模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500萬千瓦以上。
推動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 在本次能源工作會議上,另一個重要的信號是對光熱發電行業的有力支持。會議提出,“推動第一批100萬千瓦左右規模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這也是光熱行業一直期盼已久的大事。
相較于這些年來光伏發電行業如井噴式的大發展,光熱發電的發展腳步要慢了許多。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到2015年和2020年光熱發電裝機目標分別是100萬千瓦和300萬千瓦,相比于光伏產業千萬千瓦級的裝機目標,光熱發電只是小眾。然而,即便是百萬千瓦的裝機目標,在現實的發展中已經是難事。
作為一種較為穩定、環保的新能源電力生產技術,光熱發電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國內的從業者們,也都在期盼著這個行業能在沉淀數年后厚積薄發。
早在2006年科技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兩份文件中,我國就把太陽能熱發電明確列為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
2014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再次提到了要鼓勵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實施。該規劃指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九大主要措施,而太陽能光熱被列入優化能源結構的行動措施之一。
為何這個行業會踟躕不前?沒有明晰的電價政策、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一些人士也對中國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合發展光熱發電有過質疑。除此之外,光熱發電在發展多年之后,到底哪種技術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更具市場競爭力,也是亟待解答的問題。
無論是塔式、槽式、盤式還是菲涅爾式,最終,我們應選擇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光熱發電技術路徑。
作者:趙坤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