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格爾木市光伏發電產業快速崛起,綠色新能源點亮青藏高原,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光伏產業界矚目的焦點。
光伏產業與荒漠化治理有效結合
格爾木既是一個“日光城”,又是嚴重荒漠化地區之一。據2009年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顯示,格爾木市沙化土地面積為231.9萬公頃,其中重度沙化土地面積33.4萬公頃,占14.4%;極重度沙化土地面積132.4萬公頃,占57.1%。
太陽能發電產業園區地處柴達木盆地戈壁荒漠地區,生態環境異常脆弱。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決定了這里地表植被極為稀少,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極易引發沙塵。
北控(青海)綠產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鄭麗麗回憶,2011年剛來到格爾木建廠時,周圍都是戈壁灘,幾乎寸草不生。施工現場經常刮起龍卷風和沙塵暴,條件十分惡劣。
如今光伏園區已經煥然一新。記者看到一排排新疆楊、枸杞、花灌木沿著光伏園區各條道路綿延數十公里。
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2014年,青海省投入1.53億元,在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開展造林治沙工程,綠化項目覆蓋面積近2.5萬畝,其中枸杞經濟林2萬畝,有效推動格爾木市荒漠化光伏產業發展區域生態環境治理。
在園區主干道兩側,記者看到還有工人在掘土植樹。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在荒漠上建設光伏園區,可以有效降低地面溫度,減少水分蒸發。你看那些荒漠里特有的駱駝草,就長在光伏面板下面。另外,光伏電站所發的電還能夠用于提水灌溉,改造荒漠”。
格爾木林業局工程師王少軍介紹,企業對綠化工作積極性很高。在光伏電站開展滴灌、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種植優良牧草和經濟作物,使荒漠化土地資源得以高效利用,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土地資源高效利用,而且減少了蒸發量和風速,遏制了土地荒漠化,改善了項目區的生態環境。
把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與荒漠化、沙化治理有機結合起來,以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帶動荒漠化、沙化的治理,為我國探索和創新荒漠化、沙化治理開辟新的途徑,實現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與荒漠化、沙化治理的“雙贏”。
作者:孫世芳 馬玉宏 林紫曉 石 晶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