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光伏市場中的作用有多大?
成長的力量源于市場
我們要相信,優秀的光伏企業會在折騰中不斷成長。
就如幾年前許多人指責中國光伏企業消耗了中國的能源、污染了中國的環境,而帶給國外綠色的清潔能源。但很快,光伏企業把能耗降下去,污染問題解決了,成本也降下來了,國內市場隨后也快速打開。
成長需要過程,無法一蹴而就。當我們不再盯著與完美之間的差距,就會看到成長的喜悅和力量。
國內某知名光伏設計院的專家曾對筆者說,太佩服中國的光伏企業了,他們真是發明家、創新家,有著無窮的創造力!
筆者深有同感。
面對市場的風雨交加,許多光伏企業在不斷創新技能。正如筆者所在的浙江省光伏行業公平貿易預警點對政府部門關于產業受歐美雙反影響情況時的反饋中所說,案件應對目標不是幫助大型企業不再受影響,而是讓創新企業更好地發展起來。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歐美的雙反,催生了中國光伏的創新力量。
因此,相信市場的力量,只需要幫助這個市場形成一個真正良性循環的完善環境就好。剩下的則是耐心陪伴和等待,等待這個孩子逐步成長為一個健康健壯的青年。
階段性地給予幫扶,是愛的體現,但不要剝奪孩子在成長中掙扎和奮爭的權利,他是自己生命的真正創新者。
合力才能走得更遠
光伏應用市場,正處于回歸分布式光伏的起點上。
在浙江,分布式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是個現金流良好的市場,也是一個麻煩太多風險太多的市場。
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的能力、精力,總是有限,而分布式顯然是一個大事業,因此需要集合與調動志同道合者們的資源,分工合作,共同促進這個市場環境的完善。
比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再比如,只有發展得越來越規范,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可以被系統化推廣的體系。
以上兩點,是筆者所在的杭州光伏協會在今年新春茶會上大家一起達成的共識。我們認為,針對市場需求做好應該做好的事,其他的各種支持自然會出現。
大家合力發展,而不是抱怨環境不如人意,雖然環境有時候確實容易讓人沮喪。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而這恰恰是我們發展的初始動力,也是創新企業的價值體現之處。
心有多大,空間就有多大。
群飛的大雁,雙翅扇動的氣流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力”和“浮力”,使得整隊的大雁利用這種力量更加輕松地飛行,也使得整隊大雁要比單飛的大雁多出70%以上的飛行路程。
不需要強制性的約束,而是自動自發的形成合力,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我們在一起,一定會走得更遠。
作者:趙永紅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