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也依然面臨著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尤其是在電價下調以及淘汰過剩產能的情況下,可能會使其在收益率和潛在的可投資屋頂方面,均面臨不利局面。
策劃:《太陽能發電》雜志編輯部
統籌:秋石
采寫:本刊記者 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6年1期
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對于光伏業而言,可謂有喜有憂。
喜的方面,是在裝機規模上,仍將維持“大干快上”的趨勢。
根據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傳遞的信息,2016年全年力爭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500萬千瓦以上,意味著盡管受到限電、補貼等不利因素影響,只要投資者有足夠熱情,光伏業的“大干快上”勢頭就能依然維持。
憂的方面,則可能集中在行業越來越糟糕的現金流上。當然,現金流方面也仍然是好消息和壞消息都有。
好消息是,作為電價補貼資金來源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標準的提高,可能會為一直飽受資金短缺而導致補貼發放拖欠的光伏電站,帶來一絲解決問題的希望。
壞消息則是,事關產業鏈現金流核心一環的光伏電站投資者的融資能力方面,尤其是在股市的融資能力上,可能會因為股市的波動以及注冊制的改革,而受到打擊。
數據顯示,許多在A股上市的光伏電站投資公司,在解決投資資金來源方面,均將定向增發作為了一個主要手段。不過,定增能否成行,既與股市整體的走勢有關,也與新股供給程度有關。顯然,無論是從開年幾個交易日股市的表現來看,還是注冊制推出后新股放量供應前景,似乎都對定增并不十分有利。
而分布式,也依然面臨著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尤其是在電價下調以及淘汰過剩產能的情況下,可能會使其在收益率和潛在的可投資屋頂方面,均面臨不利局面。
【光伏2016】專題相關文章:
“大干快上”的三大政策支撐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