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建設在開闊平原上的常規性光伏電站,還是建立在地勢條件相對復雜的山地光伏電站,接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換土法:
換土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原來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土壤用電阻率低的土壤替換。根據常見土壤電阻率參考值表,可以看出陶土、黏土、泥炭等土壤電阻率較低,可用此類土壤作為替換。換填土是一種比較方便、便宜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周圍并沒有土壤電阻率較低的土壤,而且運土的代價太大時,則有必要進行技術經濟比較。
2、外延降阻法:
這種降阻法十分簡單,即直接把接地網的面積擴大,或在已建成接地網的附近,找一處電阻率較低的地方,再建設一個新接地網,然后把兩地網連接,使地網的接地電阻降低,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又相對經濟的方法,但是在設計過程中還要考慮光伏場區征地范圍。
綜上所述,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還應該考慮當地的地質條件等因素,并進行經技術經濟比較,選擇適合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的降阻方法進行接地設計。
除了接地電阻之外,光伏電站場區的接地部分在設計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內容。
一、接地網的敷設。
在需敷設接地網時,接地網的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做成圓弧形,圓弧半徑不宜小于均壓帶間距的一半。接地網的埋設深度不宜小于0.6m。如果在凍土地區,則可采用深埋法、換土法、預熱法、改變土壤性質法、利用周邊環境法、特殊材料法等。通常情況下采用的是深埋法,即將接地極與接地網敷設在凍土層以下。接地網可以采用長孔網或者方孔網(通常為5mx5m)。
二、當地的土壤腐蝕性。
在鹽堿地等腐蝕強的地區,對埋入地下的接地體應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如采用抗腐蝕性強的接地體或加厚鍍鋅層等。另外,接地裝置使用年限應與主體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相當。
作者:王新月 來源:計鵬新能源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