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求側沒有奇跡發生,未來能源去產能的主要路徑,就剩下供給端壓縮這一條了。那么,煤炭、油氣、光伏、風電等領域,產業集中度都將進一步提升。
——深入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調整煤電超低排放升級改造計劃,東、中部地區要分別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推廣煤電先進技術的示范應用。
——推進煤炭綠色開采建設生態文明礦區。制定煤炭清潔生產標準。因地制宜推廣綠色開采技術。完善礦區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深入推進煤礦瓦斯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加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輸電通道建設。積極推動電網升級。加強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扶貧工程。
與之配套的多項優化、升級項目,多數年內建成投運,有望見到明顯療效。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呼之欲出的CAP1400示范工程開工,已是鐵板釘釘。
全球能源互聯網進入實戰模式 與供給側發力“攻堅克難”的艱巨相比,標志著能源行業新一輪調結構、升檔次的終極目標——全球能源互聯網,正由理念推廣向實戰模式推進。
本次兩會,有關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議案、提案、意見建議有十幾件,已形成一大熱點。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指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它將進一步帶動特高壓、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等新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強力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顯著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能源集團董事長肖宏江分析,受資源稟賦、能源發展模式等制約,長江經濟帶能源供需日益趨緊,就地平衡發展模式將無法滿足能源增長需求,必須在更大平臺上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他建議,加快制定長江經濟帶能源發展規劃,積極融入全國和全球能源互聯網。
全國人大代表、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巨大的網絡價值,表現為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以全天候不停地進行能源輸送,不受天氣、時差影響,使用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輸送和消費的能源中,可再生清潔能源將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其巨大的綠色也是其他能源品種無法比擬的。他還特別提到全球能源互聯將引領新的商業模式:它既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平臺,也是能源交易平臺。作為基礎性資產與虛擬經濟的結合點,在這個平臺上,將產生能源價格指數,并將幾個重要電力市場相互聯系,形成具有標志性的電力能源價格指數,反映全球電力能源生產、消費和交易的走勢,實現全球電力能源的價格發現功能。這一指數在一段時間內將與石油價格指數(布倫特、西德克薩斯指數)相并行,并隨著電力消費比例的增加取代油價指數,最終衍生出經濟新業態。
作者:瞿劍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