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部地區的土地較為稀缺,湖泊、水庫、魚塘受到了光伏電站開發者的青睞,越來越多的大型水面光伏電站陸續并網發電。大型水面光伏電站有何特點?逆變器如何選型?系統度電成本如何降低?
• 挑戰二:運維難度大,成本高,且受自然環境影響大 光伏組件鋪設在水面之上,日常巡檢需劃船完成,如圖3(a)所示,俗話說“水漲船高”,在豐水期,水面上漲,用于電纜走線的橋架可能阻擋船只前行,圖3(b)所示。相反地,在枯水期,水面下退,淤泥較深,船只無法劃行,人也無法行走,運維難度更大,圖3(c)所示。在水草等植被生長旺季,水面被植物“侵占”,船只被阻擋,無法前往巡檢,圖3(d)所示。因此,在系統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上述因素,確保后期維護的便利性,降低由于維護不及時帶來的發電量損失。

圖3 巡檢難度大,受自然環境影響
• 挑戰三:高濕鹽霧環境,組件PID衰減加劇,對設備耐腐及防水能力要求更高 電站建設在水域,空氣比較潮濕,組件易產生PID衰減。抽取某實際電站9-1區、10-1區及10-2區內的組件進行測試,結果表明:自2013年9月并網以來,發生PID的組件比例為24.5%,平均功率衰減34.8%,如表1所示。
表1 某實際電站組件發生PID的測試結果

水面光伏電站的環境潮濕,組件發生PID衰減的現象更為嚴重,因此,系統設計除了要求組件具有抗PID能力外,還需要逆變器具備防PID的功能。
潮濕的環境也會加速腐蝕電氣設備金屬部件,如圖4所示。同時存在水浪拍打在設備上的現象,對鄰近水面安裝的匯流箱等設備防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匯流箱、逆變器等設備的防護能力需經過精心設計和嚴格測試。

圖4 高濕環境對水面光伏電站的影響
作者:嚴信 來源:陽光電源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