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電站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等,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光伏電站質量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逆變器、匯流箱及運維部分: 1、直流側安全風險大、易起火
傳統方案組件經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到逆變器,電壓高達1000V,直流拉弧起火和長距離直流輸電起火給電站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匯流箱、配電柜易被燒毀、進水等。
案例:2014年8月,武漢某屋頂光伏電站發生著火,彩鋼瓦屋頂被燒穿了幾個大洞,廠房內設備燒毀若干,損失慘重。最終分析原因為: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導致某匯流箱線纜對地絕緣降低,在環流、漏電流的影響下進一步加劇,最終引起絕緣失效,線槽中的正負極電纜出現短路、拉弧,導致了著火事故的發生。
2、直流線纜觸電風險高,危害人身安全故
傳統集中式方案,每個逆變器100多組串正負極并聯在一起,當任意的組串正極和負極漏電,1000V的直流高壓,觸電將無可避免。漁光互補、農光互補電站都是開放式電站,漁民、農民經常出入,一旦線纜對地或者魚塘出現絕緣破損,1000V高壓直流對水塘漏電,將可能導致人畜觸電安全事故。
3、熔絲故障率高,容易引發著火風險
傳統電站采用熔絲設計增加了直流節點,電站即使使用熔絲,也不能有效地保護組件;而且在過載電流情況下,熔絲還會因熔斷慢,發熱高,引發著火風險。
幾乎所有的傳統電站都受熔絲故障率高的困擾,部分電站年故障率>7%,特別是在夏天,某30MW電站運維人員反饋夏季平均每天熔絲故障數量達5-6個。
4、逆變器監測數據不準確
(1)逆變器監測數據不準確。內蒙某電站集中式逆變器監控數據與實際發電量嚴重不符,監控上報值比實際值虛高了3%。
(2)逆變器或者直流匯流箱數據采樣精度不夠,造成故障信息判斷不準確、不及時。
5、集裝箱設計易燒機;IP20、風扇設計無法隔離塵沙,設備腐蝕損壞;組串式逆變器噪音污染大。
6、傳統方案PID衰減嚴重,抑制方法危害人身安全
常熟某漁光互補電站,電站運行2年多,部分電池板衰減嚴重,達到30%以上,最高的衰減達到50%。傳統抑制PID的方法是采用負極接地,但該方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漁光互補電站容易漏電導致觸電,如果直接將負極接地,等于只要正極一旦對地漏電,作業人員和魚類觸電將無可避免。
7、電站運維效率低下:逆變器廠家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無法快速定位故障,故障恢復時間長、損失大
(1)逆變器廠家多,很多廠家倒閉或者退出市場,使電站后期運維變得很困難。
(2)無法快速定位故障,電站運維效率異常低下。
案例:三峽某山地電站巡檢匯流箱必須斷開總開關,逐個手動測量每一組串的電壓和熔絲狀態,效率異常低下。更嚴重的是,檢查完后忘記閉合匯流箱總開關,導致當月發電量損失近30%。因是山地電站,加之運維人員數量不足,逆變器、箱變巡檢1次/月,匯流箱巡檢半年一次,所以組串和匯流箱故障一般難以發現。
(3)逆變器故障恢復時間太長,損失很大。
一臺逆變器遭遇故障而影響發電,將導致整個子陣約50%的發電量損失。集中式逆變器必須由專業人員檢測維修,配件體積大、重量重,從故障發現到故障定位,再到故障解除,周期漫長。
本文資料采用:《光伏電站質量安全問題匯總分析》;《西北光伏電站質量啟示錄:隱憂下的設備選型》;《全面解析:光伏電站投資風險何在?》
作者:徐淼 來源: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