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到2020年全球光伏規模在450-600GW,到2030年的時候要達到1000—1500GW,到2050年將無法想象。
我們這個做法是這樣的,首先第一個,這個項目的投資者,也就是開發商,是通過競爭的方式帶選擇的,就是招標的方式通過競爭獲得的。獲得項目的企業按照要求必須采用達到領跑技術標準的產品,而且國家委托專業的技術機構對整個工程,從設計采購到他的建設、到最后的運行進行全過程的監測和評估,最后看是不是達到了領跑的結果。我們下一步還要對領跑基地還有4—5個光伏的領跑基地啟動建設。
還有一個,新能源的并網工程。2012年開始建成了一個以光伏為主的電網工程,這里頭有3000戶的居民已經建成了8個MW的屋頂光伏,而且在當地有熱泵的應用,可以把光伏的電力直接應用,而且還有電動汽車一個小型的系統。
我們還對光伏電的投融資創新推動做了一些活動,當然這些活動主要是由行業協會來推動的,以中國新能源經濟協會他們來搭起中國光伏電力工作聯盟,目的四個,第一個,是光伏發電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這種常態化的機制,讓金融機構更多的了解光伏行業。第二個,金融機構與光伏發電企業戰略性的合作關系,就是能夠對光伏發電項目更加信任,在他的融資方面,比如說融資的貸款利率、審核的條件、審核的程序能夠簡化,利率能夠降低,程序能夠簡化。第三個,能夠利用這個聯盟的平臺開展多元化的新型的金融創新,比如說眾籌模式、互聯網金融、P2P等各方面的一個新的金融模式。這個平臺就是一個公共的光伏發電運行數據監測和評價的平臺,我們在下一步還有專門的專家來介紹這個平臺。建立這個平臺以后,光伏發電資金的提供方他可以看到這個電站實際運行的效果,而且可以長期的來實時的看到這個數據,就能夠放心的提供資金。
還有一個,就是一個新能源產業發展聯盟,這個發展聯盟中國海外發展協會、循環經濟協會、水電規劃科技總院、還有協鑫公司聯合發起。這個聯盟的目的,第一,搭建新能源信息交流與國際合作的一個平臺;第二,推動海外投資項目金融和產業方面的合作。因為在中國現在走出去發展的模式當中,中國的投資、還有中國的項目、中國的資金提供需要你的全產業鏈的這樣一個全鏈條的協作模式。第三,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標準,到國際上得到應用,和國際的標準得到互認,這樣以便于中國的技術和裝備在海外發展。最后一個,推動中國新能源產品制造的國際化發展。中國現在在光伏,當然也包括風電,新能源的設備制造方面,今后不止是中國制造,而且要到海外制造,到其他國家布局,特別是在亞洲其他國家應該有更多的布局,所以我們要使得中國的新能源制造更加全球化,我們下一步光伏發電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這個是我覺得未來的光伏規模,到2020年的時候我估計在4.5億KW—6億KW,我估計要比圖上顯示的450G瓦高,可能會達到600GW,到2030年的時候要達到1000—1500GW,到2050年現在也說不準,只能說到那個時候規模應該說遠遠超出我們現在的想象。
對技術進步和價值的計算、成本的計算,我覺得目前需要進入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的時期,我們看到到2030年以后,每千瓦時到人民幣5毛錢好像就不降了,是這樣嗎,有專家講,不是說技術降不了,新能源有環境的效益、社會的效益5毛錢應該是一個合理價值,我們覺得中國的光伏發電還是有非常大的前景的。
同時我在這兒沒有放PPT的片子補充一點,中國的光熱發電,也就是太陽能的熱發電,已經是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組織這個示范項目,最近準備公布這批項目,這個項目的規模是1個GW左右,我想在今后我們把太陽能熱發電發展起來以后,到太陽能發電應該在未來會有更好的前景。
最后,我來結束一下,我想太陽普照大地,能量無處不在。謝謝大家!
作者: 來源:Eknower快訊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