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獲悉,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簡稱合作組織)一屆一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當選合作組織主席,組織總部落戶北京。
從發展戰略到共同行動 全球能源互聯網不是夢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先進成熟,世界清潔能源經濟性持續提高,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認為,從戰略構想到共同行動,下一步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將步入實施階段。
在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主旨發言中,劉振亞闡述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三步走”的具體方案:第一步是從現在到2020年,加快推進各國清潔能源開發和國內電網互聯,大幅提高各國的電網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潔能源比重;第二步是從2020年到2030年,推動洲內大型能源基地開發和電網跨國互聯,實現清潔能源在洲內大規模、大范圍、高效率優化配置;第三步為洲際互聯,即全球聯網。
“事實上,目前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個特大型互聯電網。”劉振亞說,歐洲超級電網、東北亞互聯電網、北非向歐洲輸電的“沙漠計劃”等電網互聯計劃正在積極推進,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家電網正在研究推進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中國-歐洲等聯網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認為,隨著由中國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的推進,一場以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以及科技革命和推進國際合作為內容的能源革命正在興起。他說,到2050年,中國規劃的新能源將成為一個主導能源。此時,新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是未來新能源的基本特征。
“全球能源互聯網還將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在演講時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作為覆蓋全球的能源基礎設施,涉及電源、電網、裝備、科研、信息等多個領域,投資需求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額將超過50萬億美元。特別是當前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緩慢,增長動力不足,全球能源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尤為顯著。
厲以寧預計,未來十年,中國的能源互聯網建設每年投資將達到2萬億元,每年可拉動GDP增長超過1.5個百分點,不僅能夠大量消化鋼鐵、水泥、風電、光伏等過剩產能,而且將有力帶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動汽車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新技術、新業態加快成長,促進經濟發展動力供應方式轉變,是穩增長、調結構、治霧霾的重要戰略增長極,經濟、社會、環境價值巨大。
作者:李新民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